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3(苏教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面向七年级学生,包含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大板块。试卷旨在考察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文言文理解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题型多样,包括填空、改错、阅读理解和写作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涵盖了七年级语文的基础知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综合考察,主要知识点包括:词汇积累、文言文词义解释、文言文句子翻译、现代文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作文写作。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模拟试卷13苏教版

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卷 I

一、积累及运用(40分)

1.根据词中加点字的音序排列词语,书写要规范快速。(2分)

龌龊 静谧 翩跹 粗犷 俯瞰 浩瀚 点缀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在格子里(有多少找多少)(2分)

著作等生 不能自己 屈指可数 恢心丧气 相辅相承

轩然大波 挥酒淋漓 饶有风味 问鼎苍穹 扶摇直上

3.选出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你别看她是个女孩子,可顽皮啦。整天打呀闹的,非常活泼淘气,她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真使人不胜其烦。

b.庞然大物的黔驴在老虎面前无技可施,真是黔驴技穷了。

c.有的同学,老师都教育他多次了,还是无动于衷,他那点毛病何时能改啊?

d.那是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长发之间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俨然一个仪表堂堂的伟男子。

4.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2分)

a.高尔基——《童年的朋友》——《童年》——前苏联

b.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现代

c.法布尔——《松树金龟子》——《昆虫世界》——德国

d.柳宗元——《黔之驴》——《柳河东集》——唐代

5.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2分)

a.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杖/俏

6.下面是二人对话内容的文字,请加上标点。(2分)

她催促道你睡吧我不想睡他回答不想睡就不睡她表示同意不过明天要按时起床

7.改正加点处的语病。(6分,每句3分)

①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红在街上遇见了小芳。二人多年不见,聊起了往事。小芳回忆道:“那时我年纪小,尚未省事,父母经常出差在外,故只得寄住于外祖母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原文填空(13分,除特别说明者外,每题1分)

①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⑤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⑧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____了,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_______了这座_______ 、雄伟、________的纪念碑。(2分)

⑨________/________永远站立在/坚实的崖层上

⑩写出本期课外背诵的诗文句,并注明出处。(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话(9分,各3分)

(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描述自己的一次所见所感。

(2)写一段话,用进下列词语:循序渐进,扶摇直上,一代天骄,风流人物。

(3)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当前,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击黑网吧专项斗争活动,请为本项活动拟一幅宣传标语。

二、文言阅读(10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原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6分,各2分)

①愿为市鞍马( ) ②旦辞爷娘去( )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④朔气传金柝( )

⑤赏赐百千强( ) ⑥双兔傍地走( )

14.照例子,用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写现代汉语语句,用上该词。(4分,各2分)

例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愿你一生平安。

木兰当户织 旦辞爷娘去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5.浏览下文,边读边用序数标出读不懂和语言表达新异的地方,据此谈谈你对语文学习(不针对文章内容)有什么感想。(3分)

矫情的“小资”

对着键盘,我迟疑了一会儿。小资的话题毕竟不再新鲜,现在来提它好像有点后知后觉。但我是小眦,所以不必去学小资们扮敏锐,有甚说甚。

上海的南京路是小资的温床。南京也有上海路,但没有上海的味道,“大萝卜”和“小资”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以为南京应该不产小资的,气氛不对。可是大学除外。它和社会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足可以把南京的“大罗卜”气息距之门外,于是便给了小资一个机会。

图书馆很静,我身边的两个男生小声争执起来。不是大街上很粗鄙的那种,他们撇着北京音,沉下嗓子,把声音弄得又疲惫又坚持。我有点吃不消,就斜耳去“看”。一张CD。不过一张CD,可他们却叫“精神食粮”。其中一个很饥饿地解释,他一定要带走这CD,他空虚他郁闷所以在回宿舍的路上他不能少了精神食粮。另一个说要在图书馆泡一个下午:“兄弟你坚持着走回去吧。”我不懂五分钟以内的脚程需要什么食粮需要什么坚持,也不忍心去听这场吵架秀。无非是显示他们小资是柏拉图式的人物,精神高于物质,他们的生命需要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来维系。或者是要用音乐来做道具,以便酿出一种小资的表情。冷漠的,思想的,略带一点厌恶的。这种表情并不陌生,捧着村上春树的时候,小资们的脸上就会很配合的流露出。

音乐(准确地说,CD,因为卡带太土)和书(大多仅限小资作家的书)是小资身份的两个象征,但仅有这两样还不够格。还要生病。什么病?书上说胃病最好,轻度的胃溃疡。失去胃动力之后,食欲不振,然后人就慢慢苍白消瘦下去了。没错,换作癫痫就太煞风景了。但胃病并不是惟一选择,还有失眠、抑郁、神经衰弱以及小资文章中一系列的经典病例都可以有同样的效果。虚弱身体,脆弱感情。他们得靠药物来维持,当然,音乐和书也可以,但一定要有一样寄托的东西,一样没它就活不了的东西。如果说生这些病难度太大,生一场小病也行。春天最好,我揣摩。春来了,他们却病了。大家都向荣了,他们却枯了。或者冬季。

天冷,他们四肢冰冷,心上裹着坚硬的冰层,正缺少着一种不可知的东西的温暖。或者干脆无病呻吟,可以假装过敏,对植物对气味对生存状态。总之,不会显得太健康。病,是一种境界。它带来阴郁潮湿的味道,使小资苔藓般地成活。

以种种方式,小资们追求着非常态非主流。他们吃花瓣,身体里流淌蓝色的血液,写精美空洞的文字,永远保持一种俯视的姿态。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清醒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孤独和痛苦。小资于是开始痛苦和孤独。在某处看到过一句话,典型的小资语气:“当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时,我,还能做什么?”注意“我”后面极具人物感,剧情感:“我”站在逗号前面,青色的眼球落到斜下角,痛心,鄙薄:“不可教化的一群啊,对你们,我,还能做什么?”是呀,你能做什么?你做过什么?你想做什么?谁又要你做什么?

其实,小资也不容易,他们也有一个发迹的过程。当他们成为小资后,令他们冷眼的不仅是非小资,更有他们的同类:准小资。准小资是小资的靶子(这是准小资变成小资要付出的代价)怎么只听RAP,难道你们不会怀旧?还看村上,拜托,现在早就杜拉斯卡夫卡了。

看不懂?你们呀……正嗤之以鼻时,小资的“音乐”飘呀飘了起来:

“……慈悲而残忍的金苍蝇,展开馥郁的安琪儿的黄翅,,颉利,弥缚谛弥谛……醮着半分之一的北斗的蓝血,将翠绿的忏悔写在腐烂的鹦哥伯伯的狗肺上!你不懂吗?咄!吁,我将死矣……”

——《中华文学选刊·少年写作精选》04.1

感想(一二句话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略读下文,简要回答。

新华社昆明4月24日电(记者 田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4日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权权利终身。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马加爵,今年22岁,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2004年2月上旬,马加爵在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与其同学唐学李、邵瑞杰、杨开红等人为琐事争执,认为邵瑞杰、杨开红等人说自己为人差、性格古怪等,并认为自己在学校的名声受到诋毁,原因都是邵瑞杰、杨开红、龚博等人所致,感到很绝望,于是决意杀害邵瑞杰、杨开红、龚博,因担心同宿舍的唐学李妨碍其作案,决定将4人一起杀害。被告人马加爵购买了铁锤,并制作了假身分证,到昆明火车站购买了火车票,以便作案后逃跑。2004年2月13日至15日,被告人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学李等4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被害人尸体藏匿于宿舍衣裳柜内。马加爵作案后于2月15日晚乘坐昆明至广州的火车逃离昆明。经公安部通缉,被告人马加爵3月15日晚被海南省三亚市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法院认为,被告人马加爵为报复杀人而进行了一系列周密而细致的准备,积极实施犯罪,最终致4人死亡。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告人马加爵为泄私愤图报复而连续、残忍地杀害多人,犯罪后果特别严重,应予严惩。依据刑法第232条、条57条第1款,第64条的规定,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另外,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的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中合理的部分,法院予以支持,具体赔偿事项将另行作出判决。

16.文章体裁是____________,“新华社昆明电”叫__________,第一自然段叫____________,其后的部分叫_______________。(2分)

17.根据文章内容,为文章加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

阅读甲、乙二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形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觉。

(《国宝——大熊猫》)

乙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且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18.二段文字所写对象相同,内容上都说明了大熊猫的特征。不同的是,甲文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甲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二段文字体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科学精神?(2分)

(四)

精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我独自坐在窗前,两眼疑视远方。眼,已哭得红肿;泪,还在流着,我没有擦,任它流到嘴边,滴湿桌上的试卷……

②我不敢正视卷子上那可怜兮兮的分数,不敢相信这就是我在学期大考中的成绩。但是,白纸黑字,我又不得不承认这一败涂地。

③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桌面上,映出了母亲起早贪黑干家务活的瘦小身影,映出了父亲在那太阳底下打工晒得发黑的脸,映出了上学前,母亲以关切的表情为我送行,映出了放学时,父亲又以期待的目光迎我回家。无情的岁月在他们的额头上刻下了条条皱纹,辛勤的操劳在他们的眼睛里布满了斑斑血丝——他们对我的关心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可如今却……我开始痛恨考前操场上打篮球挥汗如雨的那个我,开始讨厌在考前复习中还忍不住要上网聊天的那个我。

④月亮悄悄扯了一块云遮住她银白色的脸庞,从薄纱似的云后面窥视着一切。就像是我愧对着父母对我的关心,不知该怎样去面对奔波劳累了一天的双亲。难道我就献上这份“礼物”吗?不,我不能!模仿签名,蒙混过关?或干脆把卷子撕了,问起来就说丢了?要么,随便说个分数?不,更不可以!我的脑子乱极了。我跳起来,走出门去。

⑤一阵微风吹过,耳际痒痒的。我用手一抓,软绵绵的。我回头一看,啊!是一缕柳枝,在这清冷的月光下,傲然生长。那纤细的身躯虽没有了绿叶的衬托,却还依然挺直。啊,它没有因为经历了冬季而枯萎,它的确活着,在逆境中活着,待到春天再来的时候,定会绽出新芽。正如一首诗中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⑥月亮东移,月光又清如流水地倾泻在我脸上,我的心顿时舒畅了许多。对!我也绝不可以萎缩,我要夺回曾属于我的盛艳!失败只能代表今天。要成功,必须重整旗鼓,以新的姿态,去迎接下一次挑战!

⑦顿时,我又跳了起来,冲进房间,握起笔,咽下那一串串涩涩的泪。重新拿起那份试卷,写下了一行大字:“失败的原因”。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眨着眼睛,一直伴我到深夜。我感激地抬起头,望望那弯月亮,仿佛看见了明天的朝阳,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我正迎着那绚丽的朝霞向前走去……

21.段④中“礼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我”学期大考“一败涂地”的原因,表面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文章最末句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段⑤写柳枝在逆境中活着并绽出新芽,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5.段⑥划线句说“我的心舒畅了许多”,读至此处,你的心情处于什么状态?(2分)

26.读罢全文,你想到了些什么?(3分)

27.针对全文,提出二个问题(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如果你认为文章写作上有什么不足,也可以同时指出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作文首先是自我倾诉。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作文就是用手说话。“我手写我心”是作文的真谛。今天的作文,我们遵循作文的规律,给你最大的自由空间。即,此时此刻,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下面我们建议的任意一个题目:

1.感谢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乐趣

3.我养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

要求:①真情实感;②500字以上。

卷II(30分)

一、课外阅读(5分)

根据本期新读的课外文学名著填写:

阅读记录卡

要求至少填写一部以上,多填不限。

二、学习品质、综合性学习(25分)

三、列举本期来自己语文学习行为的变化,说明新课程语文考试的影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卷I

1.序为:龌龊(ch)、粗犷(g)、浩瀚(h)、俯瞰(k)、静谧(m)、翩跹(q)、

点缀 ( zh)

此题同时检测书写,结合书写给分。

2.身、已、灰、成

3.a

4.c

5.d

6.此题检测对话的标点规则,通用形式为:

△△道:“×××××。”

“×××××。”△△。

“×××××,”△△△,“××××××。”

引号和波线处点号为给分点。可就在原文上标出,不强求通用格式。

7.①改:分析并解决。

②尚未省事——还不懂事;故——所以;于——在;外祖母——外婆。口语交际中语体风格问题。改到加点处即给分。

8.①白云千载空悠悠

②带月荷锄归

③风雨送春归

④江山如此多娇

⑤濯清涟而不妖

⑥花落黄陵庙里啼

⑦居高声自远

⑧落成、瞻仰、巍峨、庄严

⑨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⑩“课外”即学生自有学校学习经历以来课本之外者。与上期雷同不给分,不能准确标明出处扣0.5分。

要求记忆准确,错、别、漏及倒序该句不给分。

9.(1)(2)略。(3)如:净化成长环境,告别黑色网吧。

10——12题,卷面题号错乱。

二、13.①买;②早晨;③只;④北方;⑤有余;⑥跑

14.如:当街一间小铺;通霄达旦读书(旦夕祸福)等。

三、“现代文阅读”,试卷本身蕴含了对阅读速度的考察,有意增大阅读量,但降低问题难度,减少书写量,节省答题时间,留出思考余地。

15.“感想”如:新表达多,新术语多,因而不懂处多,说明语文学习加强时尚文阅读的必要性。否则,今天的人读不懂今天的文章,明天的人看不懂明天的书,注定要落后。

16.消息(新闻)、电头、导语、主体。

17.马加爵一审被判死刑

18.作者的主观感受(意合即可)

19.打比方,列数字

20.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意合即可)

21.分数低的试卷

22.考前打球,上网聊天;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感。(意合即可)

23.对学习,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

24.为“我”的转变铺垫,暗示“我”会从失败中崛起。

25.应该是“同喜同悲”、“心心相印”状态,以实现与文本的“心灵沟通”。即:应与文中人同一心态。

26.略

27.“有思考价值”为给分点。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05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