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语文:第10课《大自然的启示》精题精练(鄂教版七年级下)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题目设计包括注音、词语解释、错别字纠正、句子赏析和阅读理解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分析云的变化和夏雨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启示,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注音、解释、错别字识别及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大自然的启示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茁长(  ) 啁啾(    ) 浸润(  ) 浑浑噩噩(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在这浑浑噩噩、匆匆忙忙的世界中,有时候,我们需要静静伫立在池边,只是听听那池音。

浑浑噩噩:

⑵石子在水面上弹了一两下,就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

⑶若是人的思绪有定则寻,就算不时会心慌意乱,终究会令人泰然自得。

泰然自得:

⑷纵然悲戚,也不必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经过风雨的磨炼和洗礼,小白花的花辫愈加洁白,绿叶更加鲜绿,它仍然坚毅地绽放。

⑵那分分秒秒都变换莫测的人生际遇与命运,不禁使人为之又喜又叹。

⑶必可体会出那慢长人生中的无穷情趣。

⑷总希望能震作精神,克服困难,继续奔向前程。

4.杜甫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叹时事、离愁别恨都能使人流泪伤心,自然中的小花小鸟又能给你怎样的启示呢?

5.作者从石头投入水中这个平常现象中悟到了什么?你又能得到哪些启发?

二、同步解读

云,快快慢慢、大大小小、白白淡淡、高高低低,没有一刻保持着相同的模样。

仿佛是溃散崩离,又不像在在溃散崩离中;以各式各样的姿态飘流而过。

云朵的变化,恰似人的心、人的命运。人的心也是天天都在变动,因此,人的际遇也是昨日不同于今日。

编织成明明暗暗、各式各样的人生,那分分秒秒都变幻莫测的人生际遇与命运,不禁使人为之又喜又叹。

喜也罢,悲也罢,人生仿佛流云,时时在移动变化,不作片刻的停留。

若是人的思绪有定则可寻,就算不时会心慌意乱,终究会令人泰然自行。

所以,纵然欢喜,也不必得意忘形;纵然悲戚,也不必怨天尤人。若每个人都能保持坦诚、谦虚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工作,必可体会出那漫长人生中的无穷情趣。

6、选文第一段运用叠词,表现了 。

7、作者由云的变化联想到了什么?

8、“……不禁使人为之又喜又叹”,你认为,“喜”的是什么?“叹”的又是什么?

9、作者说,“纵然欢喜,也不必得意忘形;纵然悲戚,也不必怨天尤人”,为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0、作者这样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三、美文赏读

夏之雨

蒸沤的热浪,堆叠着、郁积看。潺潺的汗珠涌动着、翻滚着。粘答答的肌肤挣不脱薄衫的依附,雨,成了人间的渴盼与最爱。

一半的天。蓝得不带一丝犹疑,另一边的天际,却是尘烟滚滚,黑云片片,黑浓的云迅即卷漫开来扑腾跌宕、漫漫溢溢。镶着金边,绣着蕾丝,只展现上苍诡谲的骤风,氤氲一场开地神奇。

乍然的雷闪里,雨,如根根银箭,带着雪亮的镞矢,疾射而下,狂暴猛戾地射向每一个角落。似乎,要把上苍的怒意倾泻净尽,似乎.要将人间的忿懑恣肆填平。于是,奔腾在柏油路面上,驰骋在朵朵伞花上。激进的弦箭,弹射在一洼洼的水痕里,带着一朵朵半圆的气泡,奔向滔滔的街头。

荷,擎着碧翠伞盖,迎一场雨的婚礼。蛙,在荷畔鼓掌欢呼,蝈蝈的呜叫,仿佛催唤着易害羞的荷,快快在短促的夏雨中,展露生命精华。

雨停歇,荷香幽远,浸浸漫漫笼罩着一方水塘。盛妆的荷犹缀着浑圆的雨珠。天边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议的宁谧、沁凉。

似乎,尘世里,唯有荷花的地方,才有清凉!

仿佛,夏之雨,只为迎娶荷而倾落!

雨骤然落,乍然歇。如梦般,掀起人的希望。却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点燃夏的火炬。于是,希望、失望;兴奋、咒诅交替里,雨来了又去,人,在雨的戏弄中,无奈地苍老,消沉!

枝折花倾、窗破瓦掀。上苍以它的威猛、酷戾回报众生的贪得无厌。上苍以它的冷峻、残苛晓谕世人,四时有定,强求不得。

风,只在心静、身静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风,只在无所欲、无所求时,才弥漫周身!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锁,妄求夏之风,如何可得?

夏,热热烈烈地来,却也在西风的吹拂下,凄凄凉凉地去,留下的是孤寂的心,萧索的情,以及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惋。

叹惋人世仓猝无常,叹惋红颜成白发!

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顾,,又沉湎在浪涌处,只浮泛在浪花里,一年年,红的是凤凰花,白的是少年头!

夏,年年来,年年去,而红尘依旧,炎凉依旧,而这人生,却再也不能重新走过1

11.文章第1自然段主要是写盛夏        以及对雨的 。

12.文章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在句中好在哪里?试作评析:

银箭:

疾射:

13.文中第3自然段画线中用两个“似乎”的句子是用了什么的手法?用来渲染什么?

14.文中为什么要写雨中的“荷”与“蛙”?这是为了(用文中句子回答)

15.文中写了雨后的景象是怎样的?用文中句子回答。

16.文章按 的景象加以描写,最后抒发了对夏的感受,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参考答案:

1.略 2.⑴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⑵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⑶心情安定,洋洋自得。⑷抱怨天,埋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3.⑴辫——瓣⑵换——幻⑶慢——漫⑷震——振 4.略 5.略 6.云的不断变化和不同的形态。 7.联想到人的心、人的命运。 8.喜的是命运与际遇的顺利,叹的是命运与际遇的不顺。(意近即可) 9.喜也罢,悲也罢,人生仿佛流云,时时在移动变化,不作片刻的停留。 10.激励人们保持坦诚、谦虚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工作。(意近即可) 11.闷热难耐;渴盼 12.银箭:用形象比喻,喻雨大且直。疾射:比喻雨猛烈、密急之威力。 13.夸张。想象雨的威力。 14.展露生命精华。 15.荷香幽远,天边虹的七彩折射在雨珠上。 16.雨前、雨中、雨后)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06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