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语文:第14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题精练(鄂教版七年级下)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经典课文进行设计,包含了基础知识点、同步解读和美文赏读三个部分。基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课文出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人物描写手法等;同步解读部分则详细分析了鲁达拳打镇关西的具体过程,并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美文赏读部分则通过另一篇关于儿科医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不同情境下的人物形象塑造。整份试卷旨在全面考查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鲁提辖(即鲁达)救助金氏父女,并在潘家酒楼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体现了鲁达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试卷通过不同题型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手法、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理解。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 ,作者 。

2.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课文的思路和鲁达的性格特征。

3.下列文段各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⑴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却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

⑵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B、《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C、鲁达是《水浒传》中刻画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他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赤条条往来无牵挂”。这一出身,使他具有打抱不平、酷爱自由的性格特征。

D、拳打镇关西是鲁达在《水浒传》中第一次亮相,也是他生活道路上的转折点,此后,他“风雪山神庙”、“醉打蒋门神”。

5.写人物语言,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及谈话时的心态,同是“屠户”,胡屠户说,“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鲁达说,“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想想这是为什么?

6.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过程中,三次提到“那店小二”,对此有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

A、为了表现鲁达的凛凛威风。

B、表明店小二是郑屠的忠实小卒。

C、用店小二串联故事情节。

D、表明店小二是事件的目击者。

7.在潘家酒楼资助金氏父女的情节中,鲁达是摸出五两银子,当发现银子不够时,便向两位朋友借。史进是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李忠是摸出二两来银子。请认真品味作者选词的用心:

⑴鲁达之“摸”是:

⑵史进之“取”是:

⑶李忠之“摸”是:

二、同步解读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8.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多选)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9.分析理解文中对“三拳”的描写。

①三拳的落点是:第一拳     ;第二拳     ;第三拳     。

②这三拳的落点颠倒一下行吗?为什么?

③选段中三个比喻句变换了哪三种不同的感觉?

④作者详写鲁达打死郑屠这三拳的作用是什么?

10.郑屠挨了鲁达第一拳,口里只叫“打得好!”这是什么意思?

11.郑屠已讨饶了,鲁达为什么还要狠狠打他?

12.这段文字表现鲁达的性格特点是(  )

A、慷慨大方,扶危济困。  B.率直鲁莽,粗中有细。

C、除暴安良,有勇有谋。  D.不畏强暴,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13.选文是情节发展的       部分;这几段文字主要通过      和     描写来刻画鲁达的形象,这几段文字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

14.鲁达每打一拳,都有一个借口,请问这些借口各是什么?而真正的理由又是什么?

15.选文中画线的一句是      描写,目的是             ,更好地突出了鲁达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性格,同时,也使情节张中有弛,舒缓自如。

三、美文赏读

儿科大夫的手

年轻的讽刺小说作家冷凌抱着出世才20天的儿子,顶着寒风,匆匆来到儿童医院。

诊室靠窗处设两张桌子。一男一女两大夫面对面坐在桌旁。男大夫生得魁伟粗壮,肤色熏黑。“像个铁匠。”冷凌心里说。女大夫生得娇小玲珑,一脸孩子气。“医学院来的实习生。”冷凌判断。他本来希望给儿子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大。

这会儿女大夫正埋头写处方。男大夫刚看完一个患鹅口疮的新生儿。

“下一个——梁虾仔。”黑大夫嗓音洪亮,与他的个头很相配。

一个衣衫单薄的农村妇女赶忙上前就坐。她怀里抱着一个用黑粗布裹着的婴儿。

铁匠模样的大夫朝那妇女看了一眼,皱着眉说:“天这么冷,怎不多穿件衣服?你也病倒怎么办!”语气粗暴,像个摆架子的丈夫。

“不吃奶,……哭了一夜,怎么哄也不行……”妇女开始诉说孩子的病情。

“铁匠”表情平淡“嗯、嗯”地应着,一边搓着手。

“他的手大概患了某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冷凌暗想道。

终于,“铁匠”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     进病婴的衣服下。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乎掌,才    手摸病婴的肚子。

“下一个……”“铁匠”喊完病人的名字,又把手搓起来。搓呀,搓呀……

讽刺小说作家看着眼前这位手掌痒痒的大夫,职业习惯使他马上进入艺术构思。该用什么题目?《搓手》不行,不够尖刻,太一般化……

“铁匠”的大嗓门把作家召回现实,他喊了冷凌儿子的名字。

冷凌抱着儿子在那张就诊椅子上坐定,一边描述儿子的病状,一边注视那双搓动的大手。距离近了,看得真切。那双大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大概是一种怪癖。这怪癖占了多少时间!假若他急病人之所急,假若他全心全意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他肯定不会这样毫无意思地搓手不止!

终于,停止搓手,开始听诊和按摸肚子了。这时“铁匠”的目光离开冷凌儿子的脸,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就在他的目光移到对面女大夫身上的时候,他突然说:“不要这样!你的手指和听头都很凉。会把孩子惊吓的,还会受凉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

女大夫连声应诺,脸也红了。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儿科大夫的手……自己刚才构思的文章……

“谢谢!”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铁匠模样的儿科大夫致意,一点也不含讽刺的味儿。

16.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动词填人下面的横线上。

①然后     进病婴的衣服下。

②才     手摸病婴的肚子。

A.插  B.探

C.伸  D.按

1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眼前的男大夫与讽刺小说作家冷凌心目中的儿科大夫形象相差甚远?

18.“那双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与上文哪句相照应?“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与上文男大夫的哪一个动作描写相照应?

19.“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一句,写出男大夫的神态,与他的外貌特点相反,他的工作特点是 。

20.结尾处女大夫“脸红了”是因为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是因为 。

(参考答案:

1.《水浒传》、施耐庵 2.问、救、打;义、粗、细 3.⑴动作描写⑵语言描写 4.D 5.胡屠户这样说是表示对范进的轻视,表明自己的地位;鲁达这样说是表示对郑屠的蔑视。(意近即可 6.A 7.⑴倾其所有⑵十分爽快⑶很不爽快 8.BC 9.①鼻、眼眶、际眉梢、太阳穴②不行。三拳三个落点,拳拳落实.一拳比——拳厉害,一拳比一拳更中要害。③三拳三个比喻,三个比喻句分别是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的。④一是透彻地表现了鲁达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毫不留情的坚决态度;二是把郑屠被打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感到特别痛快。 10.意在假意奉迎鲁达、显露郑屠的无赖性格。 11、鲁达痛恨这种媚强凌弱,欺软怕硬的势利小人。 12、D 13.高潮;语言;动作;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 14.借口略,真正原因是“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15.侧面描写;烘托鲁提辖骇人的气势。 16.BC 17.眼前的男大夫“魁伟粗壮”,“像个铁匠”,而冷凌希望给他孩子治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 18.“他的手大概患了嘉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 19.工作时专注,对孩子耐心、温柔细致、周到、耐心 20.女大夫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疏忽,对患儿特点考虑不周;冷凌为自己以貌取人、主观臆断而感到惭愧。)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09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