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语文:第17课《安塞腰鼓》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展开,涵盖了字词注音、多音字辨析、同音字辨析、形似字区别、解词以及重点句子分析等多个方面。试卷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读音和意义,还涉及到了修辞手法的理解,如排比和反问。此外,试卷还包括了对课文背景、结构、写作特点及主题的深入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文化内涵。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是一份综合考察学生对《安塞腰鼓》课文理解及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试卷,重点在于字词积累、修辞手法的应用及文本解读能力。

第17课《安塞腰鼓》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咝(sī) 骤雨(zhòu) 瞳仁(tóng) 恬静(tián)

困倦(juàn) 亢奋(kàng) 晦暗(huì) 束缚(fù)

羁绊(jī) 冗杂(rǒng) 烧灼(zhuó) 磅礴(páng bó)

淋漓(lín) 愈加(yù) 戛然(jiá) 捶(chuí)

(2)多音字辨析

(3)同音字辨析

(4)形似字区别

(5)解词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狂舞:纵情地舞动。

闪射:闪耀。

火烈:兴旺热烈。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碰撞:比喻鼓声和观众的心灵相撞击。

搏击:形容后生们奋力舞动胳膊、腿、全身。

烧灼:比喻安塞腰鼓强烈地激动着观众、感染着观众。

奔突:奔驰向前。

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翻飞:翻动飞扬。

【重点句子分析】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这样的生命、这样的力量,又有谁想束缚,又有谁能羁绊呢?生命化成“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伟大、雄浑、激昂、粗犷,也许有点狂野甚至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但它是真正的、原始的、自然的生命的流露,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力量更可贵更激动人心更让人叹为观止呢?

(2)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形成强烈的气势,表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力量。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气势昂扬,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刘成章(1937~ ),陕西省延安市人。当代作家,代表作《羊想云彩》。

(2)文学常识

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反问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原题中。反问也叫反诘或激问。反问可以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也可以用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一般来说否定的反问句意稍重。反问句的结尾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用问号时侧重在回答;用叹号时侧重在抒情。反问的作用是能够把确定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有突出强调之意,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的区别,这时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排比往往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段),写安塞腰鼓舞动之前的情态。

第二部分(5~27段),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是生命的赞歌和力量的赞歌。

第三部分(28~30段),写安塞腰鼓戛然而止后的寂静。

(2)中心意思

这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精神力量的安塞腰鼓,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它是高原生命的火烈颂歌,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3)写作特点

①想像奇伟,意境雄浑,“于无声处听惊雷”。

②以诗载情,语句铿锵,语势激越、昂扬。

【课文写作特色】

1.词语简洁明快,铿锵有力。

2.大量运用排比,气势雄壮。

3.节奏快,表达内容更热烈。

【课本习题提示】

一、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特点。朗读时要注意文章中排比(句与句、段与段),要感情激昂。

二、1.“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2.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3.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4.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三、可以先给学生讲一讲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例句。具体例句略。

【同步达纲练习】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瞳仁(táng) 冗杂(rǒng) 亢奋(kàng)

B.恬静(tán) 晦暗(huì) 烧灼(zhuó)

C.颤栗(zhàn) 束缚(fú) 辐射(fú)

D.骤雨(zòu) 羁绊(jí) 淋漓(lín)

(2)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亢奋(极度) 羁绊(约束) 明晰(清楚)

B.晦暗(昏暗) 蓦然(突然) 棹着(划)

C.搏击(斗争) 冗杂(多余的) 船楫(桨)

D.渺远(遥远) 不惮(畏惧) 耳畔(旁边)

(3)给下列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骤雨一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急迫急剧急促)的鼓点。

②旋风一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飞扬飞腾飞舞)的流苏。

③乱蛙一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蹦跶跳跃蹦跳)的脚步。

④火花一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闪射闪烁闪耀)的瞳仁。

⑤斗虎一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强劲强健强悍)的风姿。

(5)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

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

③多雨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④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

(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这里形容笛声曲折飘荡,优美动听。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B.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C.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这里指物体相碰或相撞。)

D.哦,我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思想、感情等尽情流露,不受拘束。)

(7)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②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③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参考答案

(1)A(2)C(3)lì战栗 sù粟米 zhēng挣扎(或zhèng挣脱)zhèng诤言 zào燥热 zào躁动 zào噪声 wǔ侮辱 huì教诲huì后悔(4)①急促 ②飞扬 ③蹦跳 ④闪射 ⑤强健(5)①排比 ②比喻 ③比喻 ④回环(6)C(7)①“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了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缘由。②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③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④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11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