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语文:第25课《扁鹊见蔡桓公》精题精练(鄂教版七年级下)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扁鹊见蔡桓公》这篇经典古文展开,包含多个部分。首先,要求学生给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注音;其次,考察学生对作者、作品出处及其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再者,要求学生解释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并指出文中的通假字;此外,还要求学生根据原文内容回答问题,并比较古今词义的区别;试卷还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故事背后的道理;最后,试卷通过其他相关古文阅读理解题目来进一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古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式结构,并理解文章中关于讳疾忌医的深刻寓意。同时,通过对另一篇古文《楚人操舟》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掌握程度,以及从历史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的能力。

扁鹊见蔡桓公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扁鹊(  ) 桓公(  ) 腠理(  ) 还走(  ) 骨髓(  )

2、《扁鹊见蔡桓公》选自       ,作者是     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益:       )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       )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      )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及:       )

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索:       )

桓侯遂死  (遂:     )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通      ,义为

⑵火齐之所及也       通      ,义为

⑶汤熨之所及也       通      ,义为

6、请用原文回答:

⑴蔡桓公评价医生的话是 。

⑵扁鹊望见桓侯还走的原因是 。

7、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古义: ,今义: 。

⑵臣是以无请也。

请:古义: ,今义: 。

⑶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为:古义: ,今义: 。

8、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看见桓侯时,远远看了一眼转身就跑。

C、桓侯故使人问之。

蔡桓公故意派人去问扁鹊。

D、臣是以无请也。

我因此不再问他的病情了。

9、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所不同,为什么?

二、同步解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0、蔡桓公为什么多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

11.文中几个分号对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有什么作用?

12.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3.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  )

A.深恶痛疾  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手疾眼快

14.把课文用“||”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一层: 二层:

三层:

15.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

16.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7.扁鹊先说“君之疾”,后说“君之病”,如果把这种用法看成是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

18.用下列成语各写一句话:

病入膏肓:

讳疾忌医:

19.文中蔡桓公自称为“寡人”,扁鹊称蔡桓公为“君”,你还知道过去对皇上有哪些称呼?(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均可)

三、美文赏读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在险,乃四顾胆落,附桨失柁①。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其始折旋疾徐( )

②乃四顾胆落( )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②椎鼓径进。

20.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参考答案:

1、略 2、《韩非子·喻老》;战国 3、更加;同“旋”;特意;达到;寻找;于是 4、您的病在皮肤的纹理上,不汉恐怕要越来越厉害。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5、略 6、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⑵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7、⑴跑;走路⑵问;求⑶把……作为;认为 8、C 9、前者表明扁鹊责任心强,他的诊断是经过仔细观察病人的容貌气色才作出的;后者从侧面表明桓侯的病情已重,已经无药可救了。 10、因为他讳疾忌医。 11.说明蔡桓公的病情由轻到重,终于不可救药的发展过程。 12.B 13.B 14.⑴桓公不听扁鹊的忠告。(开头至“桓候又不说”)⑵扁鹊指出桓公的病已不可救药。(“居十日”至“臣是以无请也”)⑶桓公病死。(“居五日”至结尾) 15.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意近即可) 16.只要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17.“疾”是文中是指一般的小病,“病”则是指达到一定程度的疾病。 18.略 19.陛下、朕、孤家等 18.①慢②看 19.①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②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20.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17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