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6课《理想》同步练习(人教课标七年级上)
一、基础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寂liáo( )(2)piáo( )窃(3)diàn( )污 (4)洗zhuó( )(5) zhuì( )连 (6)yíngyíng( )光无尽(7)tuì( )变 (8)可望不可jí( )(9)juéjiàng( )(10) 功xūn( )(11) jĭ( )梁 (12)pāo( )弃
(13) bèng( )发 (14)lùlù( )终生 (15) 哭qì( )
2. 解释下面的词语,并指出加点字的含义。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3. 《理想》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我们四川著名的诗人________,他的原名是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
这首诗从多角度赞美 ,告诉 的道理。
4. 依据下列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⑵当走不能,没有出路时又出现了生机、转折。( )
⑶弄脏,比喻辱没。( )
⑷对国家、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立下的特殊功劳。( )
二、课文理解
5.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获得”指 ,“牺牲”指
。
6. 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两句, 并简述喜欢的理由。
7.为什么说理想是“石”,是“火”,是“灯”,是“路”,是“罗盘”,是“船舶”?这几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8. 应当怎样理解“理想有时后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三、拓展阅读
9. 比较阅读下面语段, 回答文后的问题。
《理想》
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如珍珠, 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 串未来, 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 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 今照来, 先辈照子孙。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 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 那个海呢?
……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
(1)分别摘出两首诗中能表明主旨的诗句。
《理想》
《在山的那边》
(2)说说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
(3)为什么说“人类有了理想, 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请结合你所知道的人和事, 举出一二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这个论断正确。
(4)仿照《理想》中“理想是……”的比喻句式,写几句话。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打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_______________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望着海洋
⑴这首诗最恰当的题目是( )
A、海浪 B、海岸 C、礁石 D、坚强者
⑵诗中空缺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 )
A、风掠过 B、水蚀过 C、刀砍过 D、雕刻过
⑶对诗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孤独者的形象 B、一个生活苦难者的形象
C、一个坚强革命者的形象 D、中华民族的形象
⑷这首诗赞美的精神是( )
A、敢于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
B、威武不屈,立场坚定,不可屈服的精神
C、不畏强暴,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D、不经磨砺不能成名的启示
答案:
一、1.(1)寥(2)剽(3)玷(4)濯(5)缀(6)莹莹(7) 蜕(8)及(9)倔强(10)勋(11)脊(12)抛(13)迸(14)碌碌(15)泣
2. 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获得生机。绝,尽、穷尽。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3. 流沙河 余勋坦 《草木篇》人生理想、应当百折不挠为理想奋斗
4. 可望而不可及 绝处逢生 玷污 功勋
5.实现理想后的成功与喜悦、实现理想过程中付出的物质和精神的代价
6. 略
⒎ 因为石能敲出火,火能点燃灯,灯能照亮路,路能指引人,罗盘指引船舶,船舶载人航行。诗歌开篇连用几个比喻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读来节奏感强,很有气势。这几句诗告诉我们理想是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
⒏ 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你得为实现理想做好长期而艰苦的思想准备。
9. (1)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揄扬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2)内容上,都抒发了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莱特兄弟想在空中飞翔,不断实验,发明了飞机;瓦特想让火车跑得快一点,不懈努力明了蒸汽机。(4)略
10. ⑴A ⑵B ⑶C 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