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语文:第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鄂教版七年级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两篇短文《空山鸟语》和《心田上的百合花》进行考查。题目类型多样,包括填空、比较句子、理解含义、概括内容、修辞手法识别以及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的理解。试卷旨在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这两篇短文的阅读理解,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修辞手法的识别以及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的理解。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一、双基测评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并指出这些词在作用上的共同之处。

当然,山上有的是______的花、______的树,有的是______的岩石、______的风、_____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着迷。

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比较下面两句话,哪一句好?为什么?

(1)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2)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绵,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答:

3. 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1)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的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什么。

(2)这是梦境,啊!这是在海角孤岛上的奇幻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答:

4. 《空山鸟语》最后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蝈蝈》“整个白天……自言自语地说。”一部分,完成5-7题。

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6. “它咬破笼子,逃走了。”真的是如此吗?说说你的理解。

7. 《蝈蝈》一文表达了怎样的寓意?

二.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2)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包,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3)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守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4)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5)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6)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7)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8. 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四段a、b、c哪个位置?

9. 第三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

10.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11. 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自评反思(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交流园地(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短文两篇》

1. 娇艳;婆娑;奇崛;爽飒;飘逸;这些形容词,它们分别从状态、形状等方面反映了事物的特征。

2. 第(1)句最好,因为“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重叠词更具表现力。

3. (1)表现蝈蝈渴望自由。(2)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4. 表达了作者决心放弃名利追求向往自由的生活的感情。

5. 蝈蝈白天不叫晚上叫,老人、孩子十分高兴,后来蝈蝈不明原因地逃走了。

6. 不是,是老人或爸爸用剪刀剪破笼子,放走蝈蝈的,因为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象是用剪刀剪的。

7. 表达了应与动物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寓意。

二.

8. c

9. 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等自信的形象。

10. 本文的线索是百合花开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1. 借花喻人,表现作者对像百合花的那样人的赞美和钦佩。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25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