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郑家镇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15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内容,包括语文、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理解。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旨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分析能力。试题涉及基础知识的填空、名著阅读、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写作。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文学常识、文言文理解以及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

2007-2008年度郑家镇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15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据拼音写汉字。(4分)

(1)步lǚ    (2)chà  紫嫣红(3)粗guǎng  (4)ǒu 心沥血

2.名著阅读。(2分)

《西游记》中有个“孙悟空”,是_________给他起的这个名字;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被玉帝封为“弼马温”,他不同意,而自封为“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诗中的有关词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2分)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下面是对这几个句子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几个句子中是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当作英雄来大力加以赞美的。

B作者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都算不上是英雄,句子对他们进行了贬斥。

C作者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都可称得上是英雄,但又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

D这几个句子中是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当作一般的帝王进行评论的。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东晋的陶渊明厌恶官场、喜爱园田生活,他曾辞去县令,亲自种田糊口,做诗著文,一生喜爱君子一样的莲花,他本人也是一个坦荡的君子

D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对比的写法,回忆了作者儿童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同的生活,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6.在下列语境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雄虫的两根短短的触角末端各有7条紧挨着的流苏。(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状的下垂装饰物)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调皮、机灵)

 C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D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新课)

7.把下面句子中的错误用符号法改正过来。(每句限改一处,4分)

(1)班会上,老师和班干部们听取并研究了同学们对开展“注意安全,预防事故”的活动。

(2)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8.默写。(共12分)

(1)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

(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自己隐居时劳作辛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中描写莲的高尚品格用了一个对偶句(可从长句中摘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5题。

(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手不释卷( ) (2)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3)卒用其人(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11.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他么?为什么?(4分)

(二)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嵏,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2)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3)遂以名楼

13.文中有一个既是议论又是感叹的句子,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文章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角度写黄鹤楼,是以“______”字来贯穿全文的。(2分)

15.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指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磨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磨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发音的原理非常简单。

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螂,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歌唱却仍然是个迷。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我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其他靠胸部或腹部摩擦来发出声音的昆虫也差不多。正躲在洞穴内产卵的蟋蟀妈妈,受到突然的惊吓会发出悲鸣;被抓获的天牛会竭力鸣叫。危险过去了,它们就不再大叫。

也有昆虫为了自娱、求偶、庆祝欢乐、庆祝明媚的阳光而歌唱。这些昆虫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作声。

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住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哀鸣,还是在欢歌。

昆虫默不作声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16.这段选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两种即可,4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4分)

答:

18.文章写松树金龟子的叫,同时又写了蟋蟀、天牛、纺织娘的叫,是要说明什么问题?(4分)

答:

19.文中划线句子“我无法作证”以及“还没有搞清楚”,有人认为,既是无法作证和没有搞清楚,就不应该写出来。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4分)

答:

20.你从法布尔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金龟子的例子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答:

(二)袁隆平的“寻梦园”

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来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21.请你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1)梦寐以求:

(2)功成名就:

23.文中第二段用了大量的数据,请说出这些数据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什么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最后用袁隆平做过的“一个美好的梦”结尾,请你说说文章这样安排的好处。(4分)

 四、作文(60分)

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②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③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共30分)

1.(1)履(2)姹(3)犷(4)呕(4分,对一个得1分)

2.菩提祖师 齐天大圣(2分)

3.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分)

4.C 5.C 6.A (4、5、6题每个2分)

7.(4分)(1)班会上,老师和班干部们听取并研究了同学们对开展“注意安全,预防事故”的活动的打算(或安排、计划等)。

(2)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或:阅读文学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8.(每空1分,共12分)(1)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2)晴川历历汉阳树 烟波江上使人愁 (3)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9.(3分)放下 曾经 终于

10.(4分,意思对即可)(1)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2)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

11.(4分,第一空2分,第二、三空2分)[刻苦学习并]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意思对即可)

(第二、三空只要答出“喜欢他么?为什么?即可。)

12.(3分)休息 看 命名(取名)

13.(2分)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4.(2分)仙

15.(2分)句式整齐、感情充沛、节奏明快、运用比喻、运用对偶(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16.(4分)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答其中2个即可)

17.(4分)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和原因

18.(4分)说明作者要探索发声昆虫鸣叫的原因及其规律。

19.(4分)这正是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科学说明事物的态度

20.(4分)(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就行。例:要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就要亲自观察等)

21.这篇文章叙写了(被人们视为“神农”的)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4分。意思对即可)。

22.(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2)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4分。意对即可)。

23.这些数据进一步突出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成果的意义。或更加突出袁隆平对解决我国吃饭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巨大而深远。(4分。意思对即可)。

24.一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讲话的话题永远自己的事业,讲起来当然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或: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指掌。(4分。意思对即可)。

25.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能使文章篇末点题;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4分。意思对即可)。

四、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33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