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包括注音、错别字辨析以及词语填空等;第二部分涉及文言文的理解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并从中提取信息;第三部分则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 汉字注音和字形辨析 - 文言文阅读理解 - 词语运用与积累 - 句式模仿与仿写 - 阅读理解中的细节分析 - 人物性格分析 - 写作技巧与情感表达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仿膳(shàn) 淡雅(yǎ) 脸颊(xiá)

B.祷告(dǎo)  膝上(qī) 匿笑(nì)

C.并蒂(dì)  攲斜(qī)  徘徊(huí)

D.瘫痪(tān)  诀别(jué) 憔悴(qiáo)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题后的括号内。

(1)惩罚 宽怒 肃杀 恍然大悟(   )

(2)分歧 煎熬 沉寂 苦心孤旨(   )

(3)侍弄 央求 捶打 曝怒无常(   )

(4)仿膳 絮叨 淡雅 翻来复去(   )

3.根据提示填写词语。

(1)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2)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4.根据语意,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    ;    ;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你而一起被选入《诗经》的抑扬顿挫

②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③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④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5.体会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再仿写一句。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仿写:

6.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普通百姓的餐桌,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我校七(1)班拟举行“关注食品卫生,共创安全家园”综合性实践活动,以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需要在校园布告栏上张贴一条“食品安全”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20字以内)

(2)关注食品安全,应该有一双慧眼。面对包装精美的食品,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其是否安全呢?至少说出两种。

我的判断:

(3)假如你在超市购买了一块巧克力,在外包装上没有发现“QS”标志,你该怎样处理?

我的办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8.“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

尊君:

家君:

9.“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10.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11.学习本文,你明白什么道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

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②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③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④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⑤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⑥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⑦“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⑧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⑨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从描写方法和作用两个方面回答)

13.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

14.“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会这样?

15.“我”极力希望得到小兄弟的宽恕,表现了“我”怎样的精神品质?

16.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的爱,像一条长河。她恬静,偶尔会泛起微微的涟漪;她清澈,可以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她轻柔,如春风缓缓送我前行。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出真情实感,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单 元 测 评

一、1.答案:D 解析:A项中,“颊”应读ji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34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