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踉踉跄跄(niàng) 嬉戏(xī) 呈报(chéng)
B.赫赫有名(hè) 称职(chèn) 爵士(jué)
C.骇人听闻(hài) 庇护(pì) 女娲(wā)
D.莽莽榛榛(zhēn) 滑稽(jì) 澄澈(ché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兴高彩烈 眉开眼笑 生气篷勃
B.爱幕虚荣 神通广大 情不自禁
C.孪生兄弟 气慨非凡 莽莽榛榛
D.随声附和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C.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暗淡的光线)
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言语、动作丑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不改,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关于寓言和童话,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者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
B.两者都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C.童话在故事情节上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不作曲折复杂的情节描写,只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用明确的比喻把道理显示出来。
D.在篇幅上,童话一般要长于寓言。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浩然写了大量的山水诗,他的诗平淡朴素,自然而有韵味,不失为盛唐一位大家。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王孟”。
B.李商隐,晚唐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其骈文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
C. 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D. 《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7.在横线上写句子,使之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
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 ,你用爱心的春风温暖了我的世界。
8.综合性学习。
为推进“文化襄阳”建设,我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1)【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2)【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襄阳”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3)【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的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的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找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9.语段对皇帝的心理作了形象的描写,请列举一例。
10.从皇帝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看,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1.“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句中的“骇人听闻”一词的潜台词是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怎么,只有我看不见这新衣服吗?
B.怎么,我也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C.那么,我这皇帝大概当不成了!
D.为什么连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12.皇帝不敢说真话是因为 ;而真相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来了,小孩子敢说真话是因为 。
13.这篇文章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夸张 D.想象和象征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桥 在 水 上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的清晨,河边一片宁静。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女孩很惊奇。
“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男孩问。
“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两个孩子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家亲人一样。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的呀。”
“我有玩具!”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远。
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yǔ)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14.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1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16.从文中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17.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18.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单 元 测 评
一、1.答案:B 解析:A项中,“踉”应读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