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24.寓言四则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围绕小学阶段常见的寓言故事进行设计,包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等寓言。试题涵盖了对寓言形象分析、寓意概括、基础知识积累以及课外阅读等内容。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是一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并掌握其中寓意的试卷,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寓言形象的分析、寓意的概括以及基础的语言知识积累。

24 寓言四则

考点1 分析形象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表现出他怎样的形象?

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表现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的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无前。

考点2 概括寓意

分别概括这四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穿井得一人》: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杞人忧天》: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庇护(pì)    寓言(yù)    凯歌    废寝忘食

B.溉汲(ɡài) 星宿(sù) 雕像 杞人优天

C.较量(jiào) 中伤(zhòng) 奈何 屈伸呼吸

D.崩坠(zhuì) 充塞(sè) 光耀 爱幕虚荣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_______

(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

(3)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

(4)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

(5)得一人之使________________

(6)身亡所寄________________

(7)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

(8)若屈伸呼吸________________

(9)只使坠________________

(10)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D.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4.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闻而传之者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因往晓之 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5.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B.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C.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D.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拟人和夸张。

6.《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两文的寓意可以用两个成语来概括,请写出这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一)阅读《蚊子和狮子》,回答问题。

7.蚊子先说“你并不比我强”,然后说“我比你强得多”。这是使用________法,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蚊子“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蚊子所用的战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吹着喇叭”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①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

这里“吹着喇叭”表现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这里的“吹起喇叭”表现了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强调蚊子至死仍然不服气,因为战胜过强大的动物。

B.说明蚊子至死不明白自己被灭亡的原因。

C.蚊子为自己的强大而遭覆灭感到惋惜。

D.蚊子已感受到是自己的得意忘形使他遭到失败。

(二)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

(2)丁氏对曰 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宋君是怎样知道“丁氏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杞人忧天》,完成题目。

15.解释词语意思。

(1)崩坠 ____________

(2)果 ____________

(3)奈何 ____________

(4)四虚 ____________

16.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____________”这句成语。

17.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

1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回答问题。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则寓言选自《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我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狼来了”等故事也出自这部作品。

(2)在结尾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全文意思相符并能揭示寓意。

20.七年级(1)班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七年级学生喜欢阅读名著情况调查表

通过对以上表格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蚂蚁要搬大象

蚁巢里出现了罕有的大饥荒,一时间,蚁心惶惶。

蚁巢里的大将军立即挺身而出,登高振臂而呼:“同胞们!你们都听说过,世上有一种巨大的动物叫大象吧?大伙别急,我们窝外就有一头大象,大伙跟我出去把它搬回来,管保我们一百年都不会缺粮!”

在大将军的____________下,头脑发热的群蚁几乎倾巢而出,浩浩荡荡跟随大将军去搬大象。只有一只蚂蚁没随大流,他独自出发去找一粒小米。

这只蚂蚁深知,一粒实实在在的小米,比一个巨大而虚幻的理想更管用。

占窝鸡

花母鸡早已无蛋可下,却总在黑母鸡要下蛋之前抢占了鸡窝,不让黑母鸡进入。

黑母鸡忍无可忍,就同花母鸡理论。

没想到花母鸡____________地说:“下蛋是每只母鸡天赋的神圣权利和义务,难道你要剥夺我的这份权利和义务?告诉你,这会儿我是无蛋可下,但这并不能说明过会儿我也无蛋可下。要是不让我蹲窝,蛋下出来摔破了你能负责?”花母鸡说罢,继续心安理得地趴在窝里。

可怜有蛋的黑母鸡,被憋得在窝外团团乱转……

蜗牛争名

一只蜗牛爬到农民脚边,探头探脑质问农民:“我的名字里也有个牛字,你们为什么不给我牛的荣誉,牛的地位,牛的礼遇?”

农民笑呵呵地说:“好啊,蜗牛先生,我们可以给你所要的一切。可为了让你____________,还是先请你下田来拉拉犁吧!”

蜗牛灰溜溜地逃走了。

生 活

涨水了,浮萍随水四处漂散,浮萍说:“跟着感觉走。”

起风了,灰尘凭风纷纷扬扬,灰尘说:“轻轻松松过一生。”

云在碧空里悠游,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云说:“何不潇洒走一回。”

田野里,一头牛在躬耕:埋着头,倾着身躯,鼓凸着肌腱。牛说:“活着,就____________忘记肩上的责任。”

21.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各则寓言的横线上。

鼓励  理直气壮  不会  认真  坦率

名副其实  鼓动  不该  尝尝滋味

依次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蜗牛”与“耕牛”都是“牛”,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自不量力”“愚公移山”两个成语中选择一个填入下句。

区区蚂蚁想把大象搬回洞里,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

24.《生活》运用__________的写法,把________作为歌颂对象。

25.下面是四则寓言的启示,请你根据理解将寓言的名字填入对应横线中。

《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不做实际工作还强词夺理的人。

《________________》:不讲奉献,永远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________________》:抛却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倡务实精神。

《________________》:人生应该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63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