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漳州市2007-200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的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内容涵盖了听说能力、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四个部分。其中,听说能力部分考察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运用部分要求学生正确默写古诗文;阅读理解部分包括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分析;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考察了学生在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漳州市2007—200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听说能力。(8分)(每题2分)

1. B 2. 意在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 示例: 那些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终究是失败者。4. 示例:小强,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的基础好,不用灰心,关键是集中精力学习,我相信你一定会东山再起。

二、积累运用。(12分)

5.(选择答得最好的8个空格计分,8分,每空1分,错漏字均不得分)

(1)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 ⑵悠然见南山 ⑶家书抵万金 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⑹路上行人欲断魂 遥知兄弟登高处

6. (2分)示例:构建和谐校园,喜迎人文奥运

7. (2分)示例:孔明巧施空城计 处乱不惊、足智多谋

三、阅读能力。(40分)

(一)(14分)8.(4分)⑴到,往 ⑵畏惧 ⑶憎恶,讨厌 ⑷听从 9.(2分)C 10. (2分)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提示:若“至”“陈”“曲直”“ 欺”没有翻译出来,应各扣0.5分)11.(2分)从侧面描写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是有口皆碑,广为流传的。12. (2分)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3.(2分)示例:因为为官公正廉洁,不徇私情,铁面无私,体恤民情,为民请命,所以被称为“包青天”。

(二)(14分)14.(2分)鹤群战胜苍鹰。15.(2分)示例: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的突出鹤群团结战斗的精神美。16.(2分)鹤作为个体较量中的弱者,凭借着集体的力量和勇敢的精神,打败了看来异常强大的苍鹰。 (2分)示例:团结的力量大,要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17.(3分)(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示例:不是,因为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苍鹰袭击了鹤群是无可厚非的。

18.(3分)提示:只要能表现鹤凭借着集体的力量和勇敢的精神,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即可。

(三)(12分)19. (3分)示例:“玉环的内环周长为31.9毫米,外环周长为,厚为。”采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昆仑玉的形状大小。20. (3分)昆仑玉体积大,质地细密柔润,资源储量大。 21. (2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和为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2分)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22. (2分)示例:奖牌背面镶嵌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四、写作能力。(4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附:听说能力材料

1. 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fēnɡ yú B.dònɡ xià C.duì zhì D.zhé fú

2. 听下面一则新闻,写出此项民俗活动的用意。(2分)

据漳州新闻报道: 农历“三月三”,漳州某乡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踏火”活动。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庙前,燃起高约,底面直径多的木炭火堆,然后击鼓奏乐,数十名青壮年男子,或挥舞旗帜,或扛着神像,或抱着小孩,赤脚向火炭堆踏进……相传火能辟邪,人们赤脚踏火,目的在于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民俗活动在当地已延续数百年了。

3. 听下面一则《伊索寓言》,回答问题。(2分)

猴子与骆驼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骆驼却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请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4. 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小强同学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这学期开学以来却沉迷于玩电子游戏,考试成绩直线下滑。经老师多方教育,他醒悟了,但担心成绩跟不上,心里很苦闷。假设你是小强的好朋友,该怎样开导鼓励他?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68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