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13植树的牧羊人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进行设计,包含了词语辨析、词语解释、错别字查找、修辞手法识别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题目类型多样,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词语掌握情况及阅读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对词语辨析、解释、错别字查找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考察学生的词汇掌握、语言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

13《植树的牧羊人》

课时训练

1.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 

(2)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   ) 

(3)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  

(4)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   )

2.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 

B.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C. 溜达:散步,闲走。    

乍看:刚刚开始看。

D.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3. 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错字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 

(1)如果他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________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________ 

(3)他没有拿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长、大拇指粗的铁锟。________ 

(4)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州。________ 

4.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 )

(1)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像一只饥饿的野兽了出的吼叫。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绿洲。                  

(3)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4)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中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阅读课文下列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渥。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很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5.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屋间的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                   的性格特点。 

6.“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接着,一颗一颗地仔细地挑选起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7.“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课时训练答案

1. (1)坍塌 (2)沉默寡言 (3)刨根问底 (4)不毛之地

2. D“ 乍看”是突然看到或猛然看到。

3. (1)“康”应为“慷”(2) “蓬”应为“篷” (3)“铁锟”应为“铁棍”(4)“绿州”应为“绿洲”。

4. (3)是同类相比而不是比喻。

5. 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 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6.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地埋”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7.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69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