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远离危险》课时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的险情无处不在,下列属于险情的是( )
①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②海啸、台风、洪水③交通事故④火灾、溺水、中毒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生活是美好的,但又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下面属于我们可能受到的侵害有 ( )
①学校楼梯扶手长年失修
②学校举办科学图片展
③妈妈在家偷偷翻看我的日记
④在校门口,有人缠着你,向你兜售色情光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重庆某地6名小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到河中游泳遭遇险情。路经此地的中学生杨彬在救起一人后,与其他5人一起溺水身亡,这事件警示我们 ( )
A、不能进行游泳等危险的活动 B、要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
C、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D、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
4、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这些突发事件有时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我们( )
①积累一些求生的常识 ②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③学会用智慧去战胜威胁 ④事不关己,远离是非,保全自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青少年要避免自身受到侵害,在日常生活中应()
A面对侵害先下手为强 B提高警惕,预防为主
C该害的人要害 D任何人都不要相信
6、某中学初一年级开展“思灾难学应对之道重细节立安全之校”的主题活动,活动首先是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疏散演练。这警示我们( )
①青少年学生要提高防范和自救意识
②这一活动能杜绝一切对未成年人的伤害
③社会、家庭和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④学生要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7、近期,吉林某禽业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逾百人遇难。据灾后调查,受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浓烟和氨气中毒引发的窒息。这提示我们,一旦遭遇火灾,在通过充满浓烟和毒气的通道时应该 ( )
A.用湿毛巾或衣物等捂住口、鼻,沿墙壁匍匐撤离
B.等待烟雾散尽以后,再迅速通过
C.大声呼叫,寻找同伴救助
D.拨打求救电话,站在原地等待救援
8、当你遇到以下情况,你的选择是( )
A陌生人要带你去营业性歌舞厅玩——去,那里很刺激
B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算了,自认倒霉
C有人向你勒索——给,才几块钱
D同学邀请你去水流很急的地方游泳——不去,会有危险
9、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的踩踏事件,36个生命离我们而去。据查证,去世的基本是年轻学生,有一个孩子还只有12岁。面对拥挤人流,下列自救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要“逆”流而行
②联合你前后左右的人一起采用“人体麦克法”:既拉起手有节奏的一起喊:“后退!
③如果摔倒,要侧身蜷蛐双胳膊在颈后交叉,护住后脑、两侧太阳穴及内脏
④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遇到下列情况时,以下做法恰当的是( )
①在拥挤的场合,如上下楼梯时,避开人流
②去电影院或商场时,留意观察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位置
③当火灾发生时,通过跳窗、乘坐电梯等方式赶快离开火场
④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堰塘、溪口、河流等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假如你是下图中的被抢者,你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稳住歹徒,巧妙周旋 B.不顾一切,以死相拼
C.沉着冷静,想法求救 D.讲究智斗,避免伤亡
12、现在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紧急疏散演练、预防流感讲座、防火、防震演习等。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
②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
③牢记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④杜绝灾害,让成长之路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媒体为了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你父母的同事或你家的邻居突然到学校来接你,你怎么办?”时,有12人回答“跟他(她)走!( )
①生活经验不足
②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③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在日常生活中,女孩儿要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单独和异性呆在隐秘的地方……这些提示说明:在与异性相处时,为了防止遭到侵害,最重要的是 ( )
A.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好办法
B.社会要完善保护措施
C.不能对异性产生好感
D.尽量避免与异性接触
15、学会自我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同学溺水,奋不顾身救援
②公共场所,不忘观察安全出口
③面对歹徒,力求保护自己
④网络聊天,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共50分)
16、材料一 某市一个著名的体育项目传统学校曾经出过这么一档子事: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被分成两拨,一边是铅球测验课,一边进行排球训练。练习中,排球突然飞向铅球区,一位学生赶过去捡球,不料被掷出去的铅球砸中脑部。所幸抢救及时,该学生脱离危险,并且没有留下后遗症。 材料二 家住在某县城的一名初中女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遇暴雨,只好到位于街道十字路口中心的交警指挥伞下避雨。不料遭雷击而身亡。
(1)在我们周围还可能有哪些危害?(4分)
(2)这两个材料给你什么启示?(4分)
17、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必备的求生知识,是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生命所必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你知道本地区的急救、报警、消防、交通事故电话吗?(2分)
(2)独自一人遇到抢劫,你该怎么办?(2分)
(3)发现有人触电,你该怎么办?(2分)
(4)不幸被宠物咬伤,怎样自救?(2分)
18、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放学回家,路过河边,发现有人不慎落水,正在水中挣扎。这四名同学均不会游泳,面对此情况,有三种不同的表现。甲想:自己不会游泳,还是自己的安全最重要,于是扬长而去;乙没多想,跳进河水中救人,结果自己也在河水中挣扎;丙和丁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寻找救人的工具。
(1)请简要的评析上述三种做法。(4分)
(2)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做?(4分)
19、12岁的男孩嘉嘉,两次在与歹徒的斗智斗勇中取得胜利:一次是躲在暗处突然开灯,吓跑了入室盗窃的小偷;一次是跟踪打劫自己的小伙子,并悄悄告诉保安人员,将劫匪擒获。他的故事就是电影《小鬼当家》的深圳版。
(1)面对歹徒,嘉嘉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2) 面对不法侵害时,青少年应怎样与其斗争?(4分)
20、在汶川大地震中,震区不少学校教学楼瞬间坍塌,夺走许多鲜活如花的生命,而与灾情最惨烈的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2400多名师生在地震中却无一伤亡,被世人誉为“桑枣奇迹”。这一奇迹源于全体师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的逃生方法。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桑枣中学全体师生这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认识。(4分)
(2) 当洪水、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请分别写出相应的科学逃生方法。(4分)
①洪水: ②雷击: ③地震:
参考答案
1.A2.B3.C4.B5.B6.B7.A8. D9. B10. B11. B12. A13. C14 A15B
16.(1)我们的周围可能出现各种侵害,如:溺水、交通事故、拐骗、各种合法权益被侵害(如隐私权、受教育权等等)、性侵害等。 (2)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
17. (1)急救120、报警110、消防119、交通事故122。
(2)符合实际即可。如:记住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及去向,及时报警等。
(3)符合实际即可。如:迅速关掉电闸;做人工呼吸等。
(4)符合实际即可。如:冲洗伤口,去医院注射疫苗。
18.(1)同学甲的行为是对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漠不关心,不违法,但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同学乙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受到法律保护和道德的褒奖,然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应该先自我保护,然后机智救人;同学丙和丁的做法值得学习和提倡,既见义勇为又勇敢机智,既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是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体现。
(2)应该发挥聪明才智,临危不乱,充分动脑,在保护自己的安全前提下,积极救助他人,避免鲁莽行事。
19.(1)青少年面对不法侵害,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2)①可以给邻居打电话,还可以跟家人联系,把遇到的险情告诉他们,求得帮助。②拨打“110”报警,将犯罪分子的特征告诉公安机关,为抓获犯罪分子提供线索等。 20.(1)①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②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③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和侵害。因此,我们要找 出自身在自我保护方面存在的弱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①洪水:向高处跑;抓住漂浮物;准备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向他人求助等。②雷击: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不宜使用电器和水龙头;切勿接触天线、铁丝网、金属门窗等金属装置;不使用电话等。③地震: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躲到卫生间等跨度小的地方等等。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