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政治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由十里铺中学的常利萍老师编制,满分100分。试卷涵盖了法律、道德、环境保护、社会秩序等多个方面,旨在考察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道德观念的树立、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题目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辨析题和综合解析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 法律知识与公民权利义务 - 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 社会秩序与公共道德 -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 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 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 - 法律法规的实施与执行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十里铺中学 常利萍

注:本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下页答题框内。每个小题3分,共45分)

1、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的是 ( ) A、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 B、老师的严格管理 C、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D、班干部是否得力 2、“只要不违法犯罪,就可以不与法律打交道”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法律是打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B、是正确的,因为法律是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 C、是错误的,因为法律约束个人的行为 D、是错误的,因为每个公民既受法律的约束,也受法律的保护

3、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有( )

①西部贫困女学生 ②街道保洁员刘阿姨 ③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薛某 ④加入日本国籍的中国乒乓球员李某

A、①②③ B、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4、放学后,你的同学邀请你去电子游戏厅,并说明由他请客,你会 ( ) A.不要驳了同学的面子,先跟去看看,以后再说

B.不去白不去,反正是他请客

C.这次先让他请,下次再请他一次

D.坚决不去,并说服朋友,去打乒乓球

5.某房产开发公司承包建筑某居民住宅小区的楼房,按购房合同每户建筑面积为104平方米。用户入住后,发现每户面积实际为100.5平方米。用户多次找该公司交涉,要求退还多收的房款,但一直得不到答复。用户联名起诉,将该公司推上被告席。经法院判决,该公司不得不如数作了退赔,并在地方报纸上向用户公开道歉。这主要说明 ( )

A、 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C、法律是依靠教育来保证实施的

D、法律比道德重要”

6、网络时代的到来已是不可避免,但青少年对网络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利用,你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是 ( ) A、网络可以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因而多多益善

B、网络对青少年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能导致学生失学、逃课 C、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不宜接触网络

D、青少年应有选择到地上网,合理安排时间,不能沉湎于游戏 7、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 )

A、法律   B、道德   C、宗教教规   D、风俗习惯

8、“法轮功”分子到处散播谣言,宣扬地球“末日”即将来临,利诱人们加入“法轮功”,这种做法( )

A、是合法的,因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

B、是非法的,但地球“末日”的确即将来临

C、是合法的,因为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

D、是非法的,因为传播谣言、造谣惑众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9、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戏剧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你认为,要维护公共秩序,最重要是靠( )

A、纪律 B、法律 C、道德 D、规章

10、俗话说“路有千千万万条,业有三百六十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是说( )

①社会行业是多样的 ②工作、职业是多样的 ③各行各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④各行各业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⑤各行各业是有高低贵贱、等级之分的 ⑥社会工作是五彩缤纷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11、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和垦殖,我国的草地面积在急剧减少,土地的沙漠化日趋严重。有关报道表明,源于中国大陆的沙尘暴已经影响到韩国和日本,甚至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西海岸。这说明( )

A.人类是破坏环境的元凶,人类应该停止发展

B.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关爱周围的生命

C.破坏生态环境,最终会使人类受到伤害

D.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12、“太阳和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句歌词体现的道理是( )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④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某校附近开了许多网吧,不少学生一放学就到网吧玩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 )

A、社会没有做好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家长没有做好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C、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做好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D、教师没有做好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14、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实施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思想基础 ④宪法规定了政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法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体现的是( ) A、进取精神 B、浩然正气 C、奉献精神 D、爱国情怀

二、简答题(18分)

1、法律与人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历程,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能完全脱离法律。请你列出我国公民自出生到去世的一生里,与之相关的法律名称。(至少列出三部)(6分)

2、人的一生始终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没有个人的努力,就没有集体的发展。要把你所在的班级建设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你应该怎样做?(4分)

3、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其核心是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8分)

三、辨析题(10分)

有人认为:“社会是一杯浓浓的美酒,令人陶醉。接触社会越多,越有利于我们成长。”有人认为:“社会像鱼龙混杂的大舞池,使人走向堕落。接触社会越少,越有利于我们成长。”

请你判断这两种观点正确吗?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四、综合解析题(15分)

材料一:中学生小陈迷恋上网,不断旷课,还经常彻夜不归,其父老陈对此想尽办法,可儿子仍然不能自拔。这次儿子又失踪了,老陈苦苦找了三天,走遍了当地的网吧,最后才在一家网吧找到了小陈。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老陈发现,在一些网吧中,很多中小学生整夜泡网吧。

材料二:为了给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今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这是又一个关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文件。严格控制网吧总量、坚决取缔“黑网吧”、大力净化荧屏声频……专项整治行动引起了各地各部门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学生家长、老师的一致好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我国的什么法律?(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2分)只要有了这项保护以及家庭和学校的保护外,小陈就能改正错误吗?请说明理由。

(5分)

3.网络世界是复杂的,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请你给小陈一些建议,让他做到文明上网?(6分)

五、探究实践题(12分)

欣赏漫画《垂钓》和《兄弟,借点水吧!》,

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我国面临着什么问题?(2分)

2.请简要说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对此,国家、个人应该怎么做?(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A 2、D 3、A 4、D 5、B 6、D 7、A 8、D 9、C 10、B 11、D 12、C 13、C 14、A 15、A

二、简答题(18分)

1、(6分)

《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继承法》

2、(4分)

主动为班集体献计献策;自觉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班上的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觉为班集体服务;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3、(8分)

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其核心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三、辨析题(10分)

这两种观点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1)社会生活缤纷而复杂,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2)人们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和发展,接触社会的多少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活态度,赞颂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同时也要善于识别和反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丑、恶现象。

四、综合解析题(15分)

1.材料一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2分)有了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小陈不一定就能改正错误。因为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只是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己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5分)

3.①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帮助自己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无节制上网,不沉溺于网络游戏,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③要正确选择网上信息,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等。(6分)

五、探究实践题(12分)

1.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问题(2分)

2.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差,向河流排放污水,过度开采地下水等。(4分)

3.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策。个人:要坚持贯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国策,提高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不污染水资源等。(6分)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是七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试题,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状,重点考察了道德、法律、我国的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掌握与自身有关的法律常识,知晓我国的基本国情。例如,试卷第三大题的1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法律知识;第2小题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第四大题结合学生中上网普遍的现象,让学生明白除了社会、家庭、学校保护外,要想健康成长,还需要自己的严格自律,并通过如何文明上网的问题设置,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第五题则提醒学生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了解我国的环境现状,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些题型在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法律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43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