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政治

第二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复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涵盖了关于适应新学习环境、良好班集体的构建、正确认识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受教育权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题目设计既有理论知识的考查,也有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重点考察了学生对适应新环境、良好班集体的构建、正确认识自我、学习的重要性和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训练题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评价等级

一、知识梳理:

1、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6分

2、良好的班集体是怎样的?4分

3、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6分

4、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6分

5、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6分

6、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6分

7、为什么学习是成才的阶梯?3分

8、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6分

9、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分

10、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8分

11、怎样学会学习?3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将全部答案转写在这这里:( 1-5: 6—10:

11—15: 16—20: )

1.“自知之明是最难的知识”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 B.人贵有自知之明

C.认识自己要全面 D.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2.“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故事蕴含的道理是( )

A.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B.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C.认识自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D.评价自己要找到正确的参照标准

3.短跑高手不见得都能驰骋在长跑跑道上;跳水健将未必在水里游刃有余,如果你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就注定会输。可见(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②人没有十全十美的③正确认识自己要全面地对自己做出评价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名得失。”这句话中以人为镜可以名得失告诉我们,认识自己可以通过 ( )

A.照镜子来了解 B.自我反省来了解

C.全面地看待别人来了解 D.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

5.小松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玩电脑游戏。妈妈说:“作业没做完就玩游戏,怎么管不住自己!你看看人家小强,是多么懂事的孩子,先完成作业,然后有节制的玩玩.”小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下决心努力改正,小松认识和评价的途径是 ( )

①自我观察②与他人接触比较③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④在集体中认识自我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③

6.你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理解是 ( )

①学习可以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②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③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④学习才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说明教育 ( )

①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作用 ④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因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①③④

8.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 ( )

A. 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B.他人的学习成功经验

C.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D.家长教授的学习方法

9.对于别人的评价,我们应持的正确的态度是( )

A.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B.别人的意见肯定有道理,应完全采纳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10.以下不属于认识自我的途径的是( )

A.自我反省 B.“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D.“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1.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后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

A.被动的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式学习

12.下列成语故事中,表明学习态度刻苦的是( )

①悬梁刺股②凿壁偷光③守株待兔④叶公好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3.下面同学的做法中,有利于融入新的班集体的有

A.小刚向王强请教问题,王强推说不会,拒绝了他  B.姚建上自习课时总爱说话

C.学校要开运动会,小雷积极报名参加,为班级争光

D.星期天班里组织义务劳动,张宁为了睡个懒觉,请了病假

14.小树升入初中后,觉得长大了,处处欺负别的同学,做值日也不按时,还经常迟到、旷课,致使班内的“流动红旗”被摘走。这充分说明了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

C.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D.离开集体,个人无法发展

15.下面是老师对你升入中学以来的表现所做的阶段性评价卡:

老师对你所做的阶段性评价属于

A.自我观察的方式

B.与他人的接触、交流、比较中,发现自己优点和不足的方式

C.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的方式

D.是自己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自己的方式

16.今天,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信息急剧增加,知识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学习,才能

A.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B.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C.履行受教育义务    D.享受到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17.中学的课程明显地与小学不同。学科增多了,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等。面对这些变化,你准备

A.融入新的班集体之中 B.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乐于为班集体添光彩

C.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D.还是按照小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8.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明了

A.多购买书籍才能使人进步 B.读书学习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奠基性作用

C.只要读书,就能成为大科学家 D.无论读什么书,都能长知识

19.培根有句名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①学习有利于提高品德修养    ②学习有利于增长自己的才干

③多读书就一定会成才      ④只有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刘老家村11岁的刘小环为了筹集学费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坯,她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我们的同学吃一次麦当劳如果花33元,刘小环要赚这些钱,就要背着80斤重的砖坯走1000趟,负重走140公里。这是个只有11岁的孩子啊……刘小环说:“我要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11岁女孩的渴望。刘小环的言行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珍惜我们的受教育权利 B.受教育是公民个人的事,与国家无关

C.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三、情景分析题:

21、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2.材料一:赵某(已获哈福大学博士学位)在回忆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时说:“记得有一次家里准备搬家,弄得很乱,在他人看来这会影响我的学习,但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的。在家里很乱的情况下,我仍然坚持按计划学习,在学习中还时刻注意用多种方法解一道题。

材料二:七年级某班的学生张某在听了“高考状元”报告会后,便按照“状元”的方法去学习,结果一段时间下来,自己除了感觉和吃力、很不适应外,再也没有别的收获,他这时很困惑:“状元”的方法为什么不灵呀?

(1)赵某在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法宝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帮助?

(2)张某困惑的根源在哪里?你打算怎样开导他?

(3)两则材料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23.某乡镇大力发展工商业,大多数家庭从事加工或商业活动,生活比较富裕。然后镇中学的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难管,有些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不断迟到、旷课,课堂上不认真学习,课下不愿意做作业。这些同学普遍认为,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不好,不如帮家里挣点钱。他们认为帮家里干活赚钱不需要多少知识,学习没多大用处。

这同学的想法正确吗?谈谈你的的看法.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70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