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同步测试(华师版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汉朝初期的历史事件和政策展开,包括刘邦和项羽的楚汉战争、汉高祖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文景之治。题目设计涵盖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汉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及其影响,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局面。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同步测试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战争     D.城濮之战 2.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依据源自《新语》一书,作者是:      (    ) A.李斯            B.陆贾         C.韩信          D.叔孙通 3.为减轻刑罚,        在位时,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             (    ) A.秦二世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 4.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    )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二、材料解析: 5.阅读材料:“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①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表明你的理由。

活动探究 6.你认为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有哪些?(两条以上)

开阔视野 提萦上书救父 “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废除了一些残害犯人肢体的肉刑,此举出台,与一位大胆的小姑娘有关,这个姑娘叫缇萦,是当时名医淳于意的小女儿。有一次,淳于意遭别人的陷害而获罪,被押解到京城长安受审,按法律规定将受到肉刑的惩罚。小姑娘缇萦跟随父亲来到京城长安,上书(即写信皇帝)文帝,在信中悲泣地说:肉刑太残酷,受刑人肌体残废,永难复原,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她要求自己入官为奴婢,代父赎罪。文帝看后十分感动,立即下诏废止了一些肉刑。

答案

1.C  2.B  3.C  4.A  5.①陆贾对刘邦;②大意是: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可以采用战争的手段,而治理国家,维持统治难道能用战争的方法吗?同意或不同意或部分同意此观点均可,理由表述言之为理,鼓励学生多角度的看问题。  6.以下角度回答均可:吸取秦亡的教训;连年战争,国家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汉初统治者多出身下层,了解下层人民疾苦;通过农民战争,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等。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2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