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同步练习
达标训练: 1.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文帝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 A. 颁布“推恩令” B.兴办太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3.西汉王朝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于(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4. 汉武帝时,在都城长安创立太学。长安在( ) A.今陕西咸阳西 B. 今陕西西安西 C.今河南洛阳西 D. 今河南安阳西 5. 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A.五岭以南 B. 西南夷地区 C. 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 海南岛 6.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和汉武并称,这主要是因为 ( ) A.二人君 B. 二人都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C.二人死后陪葬的物品都很多 D.一人坑儒,一人尊儒 7.汉武帝以后,被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和利用的思想是 (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8.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 (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9. 材料解析: 汉高祖刘邦和群臣谈论楚汉胜败原因时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人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能夺取天下的原因。 ⑴历史上像刘邦一样因为重视用人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事例还很多,请你举出你最欣赏的一例。 ⑵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拓展训练: 10.秦亡以后,出现了四年的“楚汉之争”。这是指( ) A.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B.陈胜和吴广争夺帝位的战争 C.陈胜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D.吴广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11.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出身奴仆的卫青后来官至大将军,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出身贫寒的主父偃被破格重用。这最能说明汉武帝 ( ) A.独断专行 B.同情下层人民 C.重用人才 D.勤政爱民 12. 汉武帝根据臣下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其主要目的是( ) A.使更多的皇族子孙领受皇帝的恩泽 B.彻底解决威胁中央的王国问题,巩固国家统一 C.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更多的侯国 D.恢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13.下面是小明同学准备参加“汉武帝功过辩论会”的活动过程,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活动过程。 ⑴辩论的主题: ⑵收集资料的途径:
⑶整理资料,提炼信息。 ⑷呈现资料的方式:
培优训练: 14. 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汉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15. 史书记载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你怎么看?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的一位封建皇帝?
1. B 2. D 3. D 4. B 5. C 6. B 7. D 8. D 9. 材料解析: 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训练: 10. A 11. C 12. B 13.下面是小明同学准备参加“汉武帝功过辩论会”的活动过程,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活动过程。 ⑴辩论的主题:汉武帝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⑵收集资料的途径:上网、查资料、看报等等 ⑶整理资料,提炼信息。 ⑷呈现资料的方式:分类记述、制成表格等等 培优训练: 14. 答:说明汉武帝对学者董仲舒的敬重和怀念。 15. 答: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但达到了与秦始皇不同的效果。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由于他“兴造功业”多方建树,西汉出现了大统一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