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秦帝国的兴亡》这节课进行设计,从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到课后测试,涵盖了多个方面的问题。试卷内容包括秦朝的建立、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统一六国的时间及都城、秦朝的暴政和其灭亡的原因等知识点。此外,试卷还涉及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所涉及的知识点

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的过程、秦朝暴政及其灭亡的原因。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1.秦王 先后灭掉六国,建立秦朝,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的封建国家的诞生。

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10年 B.公元前209年

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2年

3.想一想,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5.秦朝的都城是在( )

A.阳城 B.洛阳

C.成阳 D.镐京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和 ,这次起义的地点在 。

7.公元前207年,项羽在 大败秦军主力军队。与此同时,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8.下图历史人物是 ,该历史人物的真名叫 ,他最大的贡献是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9.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歌颂的历史人物是 。他颂扬了此人的什么业绩?

10.有人说,没有秦始皇就不可能建立统一的国家,中国将永远处在列国纷争的状态下。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11.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2.强盛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只有短短15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

一、单项选择题

13.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4.最后推翻秦朝的农民军领袖是( )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吴广

二、填空题

15.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 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 。

16.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为 。刘邦就是 。

三、历史谜语

17.捷报(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18.江苏原野(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四、活动与探究

19.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采用的破釜沉舟的战法,有人认为是愚蠢之举,有人认为是高明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20.本课的内容涉及到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最多。

21.画一画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

答案:

第13课

1.赢政 多民族2.B 3.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4.C 5.C 6.陈胜 吴广 大泽乡 7.巨鹿 刘邦 8.秦始皇 赢政 一 秦朝9.秦始皇 秦始皇先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的伟业 10.这种说法不对。由于商鞅变法使秦国已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已无力抵抗秦的进攻。另外,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始皇个人的才干的发挥,只是加速了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ll.还会爆发。因为秦的暴政决定了农民起义迟早要爆发。 12.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对人民施行暴政。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严酷的刑法,使人民忍无可忍,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最终导致人民揭竿斩木起来反抗暴秦。秦亡给后人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任何政策的推行都要考虑人民最大限度的承受能力,都不能以破坏社会生产力为代价。13.D l4.A l5.四 楚汉战争 l6.长安 西汉 汉高祖 l7.陈胜 l8.吴广 l9.是高明的做法。因为秦军30万人,而项羽的军队只有数万人,按照常规打法,必死无疑。只有破釜沉舟,将士兵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发挥以一当十的精神,以少胜多战败秦军。 20.例如:纸上谈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鹿为马;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楚河汉界等。 21.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3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