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8课《昌盛的文化》同步测试5(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佛教、道教以及史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题目类型多样,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等,旨在考察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佛教、道教以及史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道教形成的时间、《史记》的作者及内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背景与意义等。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基础知识巩固

1.佛教传人我国距今约( )

A.1000年左右 B.2000年左右

C.2500年左右 D.四五千年

2.佛教传人中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是因为 ( )

A.佛教教人忍受现世苦难,追求来世幸福的说教麻痹了人民的斗志

B.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C.虔诚信佛即是信仰统治阶级

D.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3.道教形成于 ( )

A.春秋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后期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

A.《论语》 B.《尚书》

C.《春秋》 D.《史记》

5.图3—18—1是《三教共栖图》。其中“三教”不包括 ( )

图3—18—1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基督教

6.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其杰出代表是 (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佛塔

C.单于和亲砖

D.青铜器铭文

7.在陕西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 )

A.秦始皇的陪葬奴隶

B.被活埋于地下的秦朝士兵

C.用石头雕刻的神态逼真的艺术群像

D.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的、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的泥塑

8.阅读下列材料:

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由于触怒了汉武帝。遭受酷刑,获赦出狱后,仍旧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书”指的是什么书?

(2)简单介绍这部“书”的特点?

(3)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

9.观察图3—18—2,回答问题。

图3—18—2

(1)何为秦兵马俑?

(2)这四个秦俑正在做什么?

(3)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秦始皇及其军队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0.我国洛阳有一座著名的白马寺,它属于( )

A.佛教寺院 B.道教观

C.基督教堂 D.清真教堂

11.关于佛教、道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佛教信仰来世,道教注重今生

C.佛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道教则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工具

D.佛教、道教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史记》不可能记载的史实是 ( )

A.“秦王扫六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张骞通西域 D.“神医”华佗

创新题

13.想参观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应该去 ( )

A.灵隐寺 B.白马寺

C.少林寺 D.静安寺

14.下列人物在《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A.汉武帝B.秦始皇C.刘备D.汉高祖

15.当你被这“人间仙境”的清幽所打动时,是否能认出图3—18—3是哪个宗教的胜地 ( )

图3一l8—3

A.儒教B.道教C.佛教D.喇嘛教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3—18—4。

图3一l8—4

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2)他撰写了什么史学巨著?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他写这部史书的目的是什么?

(4)说说他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一部著作?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17.观察图3—18—5,回答问题。

图3—18—5

(1)这是谁的军队?

(2)已发掘出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

(3)到目前为止,秦兵马俑已发掘的四个俑坑,代表了古代军队编列的左军、右军、中军和指挥部。其中一个中军俑坑未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结合秦末的形势,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探究题

18.(动手操作题)试模仿秦始皇陵兵马俑,你能否自己用陶泥制作一个小型的兵佣或马俑?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19.下列属于佛教教义的是 ( )

A.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B.修身养性,可以得道成仙

C.“天降灾难”、“人死变鬼”

D.天人之间息息相关,皇帝代表天意统治人间

20.下列事物有着明显道教烙印的是 ( )

①“大干世界、清规戒律、天花乱坠”等成语的产生

②《西游记》中树立的玉皇大帝形象

③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

④世界闻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雕塑艺术及各地随处可见的塔寺建筑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认真观察图3—18—6,回答下列问题。

图3—18—6

(1)佛教诞生于 。

(2)结合图3—18—6,填写佛教东来路线表。

(3)简要分析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评价的司马迁的著作是什么?该著作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这部著作有什么特点和价值?

开放题

23.请把下列的名称,按佛道两教影响归类(用序号)。

①玉皇大帝②西天如来③八仙④太上老君⑤无事不登三宝殿

⑥清规戒律⑦刹那⑧武当山⑨少林寺⑩方丈

佛教影响:

道教影响:

同步考点聚集

24.(2005年,河南)河南省的名胜古迹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 )

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B.佛教的传播

C.基督教的传播

D.伊斯兰教的传播

25.(2005年,湖北宜昌)与“千手观音……普度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6.(2005年,山东青岛)“夔门天下雄,峨眉天下秀,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相传,在四川青城山(图3—18—7)诞生了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 ( )

图3—18—7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7.(2005年,四川自贡)我国古代众多的石窟艺术中形象生动的塑像、壁画、浮雕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影响极大的 ( )

A.民族文化 B.儒家文化

C.佛教文化 D.道教文化

28.(2005年,福建龙岩)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

A.《汉书》 B.《史记》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答案: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1.B 2.A 3.D 4.D 5.D 6.A 7.D

8.(1)司马迁;《史记》。

(2)《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后世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3)一生敬业的可贵品质;一丝不苟、刻苦努力的精神;身处逆境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等。

9.(1)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墓葬中模仿活人、活物形象制作的陪葬品;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2)从左到右:正在检阅士兵、跪射、立射、驾驭战车。

(3)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10.A

11.C点拨:道教主张通过修身养性以达到得道成仙的目的,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为统治者所利用。

12.D l3.B l4.C l5.B

16.(1)司马迁;西汉。

(2)《史记》。

(3)要通过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贯通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变化,完成其有独到见解、自成体系的著作。

(4)司马迁编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①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②丰富的历史知识。司马迁20岁时,到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到大量流传在民间的珍贵史实,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③发愤著书。司马迁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酷刑,面对残酷的现实, 他不仅勇敢地活了下来,而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著作。

点拨:我们要有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些在生活、学习中都能体会得到。

17.(1)秦朝军队。

(2)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秦朝的强大国势。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破坏统一。

(3)秦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秦始皇死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工的地下军阵,因此出现了这一情况。

点拨:以上只是一种可能性的推测,同学们可充分调动你的想像力,开放性地讨论这一问题。

18.点拨:制作时要大胆发挥,敢于实践,贵在生动,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同时照顾形象前后、左右的造型变化,注意立体效果。

19.A 20.B

21.(1)古代印度(天竺)

(2)

(3)由于佛教教义有利于维护现存的等级秩序,“来世天国”也对贫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22.(1)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

(2)这部著作体例完备、史料详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23.佛教:②⑤⑥⑦⑨⑩道教:①③④⑧

24.B 25.A 26.A 27.C 28.B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8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