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昌盛的文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自主学习
1.佛教起源于 , 末年传人我国。
2.佛教宣扬 、 ,这种教义有利于维护现存的 。
3.道教是产生于 的宗教。 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 思想结合,形成道教。
4.道教宣扬通过 和 可以长生不老。
5.司马迁撰写的《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体例)。
6.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以 、 、 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基础巩固
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8.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 ( )
A.古代罗马 B.古代阿拉伯
C.古代印度 D.古代日本
9.佛教开始传人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10.曾派使者到天竺求取佛经,并修建了白马寺的汉朝皇帝是 ( )
A.汉武帝 B.汉明帝
C.光武帝 D.汉元帝
11.佛教和道教之所以能在我国广为传播是因为 ( )
A.都宣扬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B.都主张修身养性
C.都得到统治者的利用
D.都宣扬长生不老
1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
A.纪传体断代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通史
D.编年体通史
14.《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 )
A.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现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1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16.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根据是 ( )
①朝廷的大量藏书②收集的民间资料③目睹的当时时事④文学作品的描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既表现出秦朝的强大,又是世界艺术史上雕塑杰作的是 ( )
A.铜奔马
B.骊山陵
C.秦始皇陵铜马车
D.秦始皇陵兵马俑
18.下列关于秦兵马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再现了秦朝时的军容 ②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③显示了秦朝高超的造型艺术④反映了秦朝手工业的成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B.秦兵马俑与真人真马的大小相当
C.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
D.是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发现的大型艺术群像
20.道教起源于 ( )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中国
21.佛教传人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2.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 ( )
A.西汉 B.战国
C.东汉 D.唐朝
23.下列说法中,属于道教精神的是 ( )
A.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B.人的肉体是要死亡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
存在
C.灵魂能够转生来世
D.今生忍受一切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
得到幸福
24.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其中三家包括 ( )
①儒家②佛教③道教④基督教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统治者欢迎与扶持佛教的主要原因是它主张 ( )
A.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转生来世
B.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C.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D.修炼方术,炼制丹药
26.下图中的寺庙与哪一宗教有关系 ( )
A.道教
C.基督教
B.伊斯兰教
D.佛教
27.识读右图,请完成:
(1)右图反映的雕塑名称是什么?它产生于哪一个朝代?
(2)它的发现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鲁迅
请完成:
(1)这是鲁迅先生对哪部著作的评价?
(2)该书的作者是谁?
(3)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赞誉这部书?
创新升华
29.阅读下列材料: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完成:
(1)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诗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30.阅读下列材料:
秦始皇陵墓里有兵俑7000多件,陶马600多匹,战车100多辆。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而且都排列整齐,都面向东方……
请完成: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雕塑艺术?
(2)这一时期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是什么?
(3)他们为什么都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
答案: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自主学习
1.古印度西汉
2.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级秩序
3.中国本土东汉道家
4.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5.史记纪传体通史
6.步兵车兵骑兵
基础巩固
7.A解析:该题只要熟知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就很容易排除B、C、D三项,因为司马迁不可能记载他死去之后的事情。
8.C解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
9.B解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八我国中原地区。
10.B解析:汉明帝派使者到天竺求佛法,并在洛阳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11.C解析:佛教和道教的教义既有利于封建国家对人民的统治,又在贫苦民众中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12.D解析: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道教。
13.C解析: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4.D解析:《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15.D解析:班超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而《史记》则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16.A解析:司马迁通过外出游历,考查风俗,访问古迹,收集传说和遍读皇家藏书,掌握了大量翔实的资料,终于写成《史记》一书。
17.D解析:秦朝时期,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强大的代表,这一大型的兵马俑军阵再现了秦朝的强大。
18.D解析:该题考查了秦兵马俑体现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关秦朝的有效信息。
19.D解析:从选项来看,A、B、C三项都属于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正确表述;只有D项错误,因为秦始皇陵不在山西,而在陕西临潼。
20.D
21.C解析:由于佛教教义教育人民逆来顺受,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所以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A项只是促进了佛教的传播,B项的说法是骗人的,D项则是佛教的影响。
22.C解析:东汉后期,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23.A解析: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B、C、D三项都属于佛教教义。
24.A解析: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25.B解析:佛教主张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因此信仰佛教的人就会安于现实的苦难,失去反抗的意志,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与扶持。
26.D解析:“寺庙”只在佛教里有,道教一般称“观”,基督教称“教堂”,伊斯兰教称“清真寺”。
27.(1)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朝。
(2)气势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28.参考答案:(1)《史记》
(2)司马迁。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造了“纪传体”体例,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同时,它又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著作。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解析:从“史家之绝唱”分析.鲁迅评价的是一部史书;“无韵之离骚”,说明这部书的文学成就非常高。由以上两个方面分析可知.成就最大、最杰出的史书就是司马迁写的《史记》,然后概括其成绩和地位。
创新升华
29.参考答案:(1)说明南朝的寺院很多,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重视佛教。
(2)我们应该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并学会用宗教知识鉴赏我国的宗教文化。
解析:本题用诗歌的形式考查有关宗教的知识,加深对宗教与宗教文化的认识。
30.参考答案:(1)秦汉时期。
(2)秦始皇陵兵马俑。
(3)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的赫赫军威和秦朝的强大国势。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破坏统一。
解析:第(1)(2)问是考查基础知识,比较容易回答;第(3)问要结合秦始皇生前统一六国的史实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