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围绕《寻访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展开,涵盖了基础知识的选择题、能力提升的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以及探究应用的模拟导游任务。试题内容涉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重要人物、相关城市、宗教文化以及其衰落原因等方面的知识点。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关键人物、宗教文化及沿线城市的了解,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问题解答和情境模拟。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同步测试

基础闯关

1.假如你要制作一个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小课件必须涉及到的是( )

①文字 ②图片 ③实物 ④影片 ⑤音乐 ⑥线路图 ⑦心得体会

A.①② B ①②③⑥⑦ C ①②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公元前138年,瀚海深处响起一阵阵悠扬的驼铃声,看!张骞率着一支队伍骑着骏马和驼队开始了他的使命( )

A.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B、 寻找丝绸之路

C、 了解西域地理民族风情 D、 交好西域各国

3 以下不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的是( )

A.敦煌 B、 高昌 C、 楼兰 D、 洛阳

4.丝路曾经名人会萃,下列哪些是丝路古代名人( )

①张骞 ②班超 ③法显 ④玄奘 ⑤甘英 ⑥马可·波罗

A.①②⑤ B、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5.丝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反映的主要是哪种宗教的艺术成就( )

A.道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佛教

6.丝路上辉煌一时的古城楼兰现在成为一片废墟,可能与下列有关的是( )

A.人口数量 B、 经济实力 C、 战乱干扰 D、 环境影响

能力提高

1、材料分析题

看上图回答:

①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时间?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②请你依图写出他第一次走的路线。

③他在去西域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

2、问答题

你的老师要上“丝绸之路”课,请你为他布置教室浓厚的西域历史背景,你会怎么做呢?

探究应用

“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这是某旅行社刊登的广告。现有顾客上门咨询,请你当一名导游,依据上图简单介绍旅游路线情况。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答案

基础闯关

1、C 2、A 3、D 4、D 5、D 6、D

能力提高

1.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同时开通丝绸之路;长安—陇西—河西走廊—玉门关—楼兰—北山—龟兹—疏勒—大月氏—葱岭—于阗—南山—鄯善—阳关—河西走廊—陇西—长安;地理环境险恶(沙漠,缺水,地形不熟,匈奴的袭击,西域各国的不信任,距离长,人员不多等)。

2、悬挂一张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以便讲解;挂上一些胡萝卜,葡萄,胡豆等装饰教室;用毛笔写些古代边塞诗歌如王之焕《凉州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贴在墙上;打印人物图片贴在四周;放些边塞民歌等等。

探究应用

简介: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後,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後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另外经过青海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丝绸之路从甘肃的玉门关进入新疆境内,首先便到达哈密。哈密古名伊吾,地处天山东部,是古代中原通向西域的大门和咽喉。当年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马队,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一行,马可·波罗去中原的桑驼,以及历朝数不清的使者、商贾,都曾在这里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更不用说是丝绸之路的过客了。一提起哈密,立刻叫人想起鼎鼎大名的哈密瓜。维吾尔族人把哈密瓜称为「库洪」,哈密瓜在天山南北都有种植,但品质最好的哈密瓜是鄯善出产的东湖瓜。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9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