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关于《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的学习与探究内容。学生们通过学习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彩陶及其用途,并从中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和文化。试卷要求学生从造型、颜色或图案等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彩陶,并通过观察和想象来创作新的陶器。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观察和分析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了解其造型、图案及用途,体会先民的文化和技术成就。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课内探究】

同学们学完本课一定取得了意想不到效果,硕果累累,有精巧而新奇的陶器绘图作品,有古朴的微型橡皮泥捏制陶器,更有陶吧实践的真正陶器作品,大家也通过上课深刻感受到了先民彩陶文化史的博大精妙,并深深为先民的智慧所折服,为先民的成就而骄傲,同时也给我们的心灵以一次强烈震撼。

1.下面是一组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彩陶图片,你最喜爱哪一个,试着从造型、颜色或图案等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并说明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历史信息。

2.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6500年一5000年)网纹船形彩陶壶,高15.6厘米、长24.8厘米。195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图1—4—5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件彩陶模拟的是什么物品的形状?侧面的网纹是哪种动物的网纹?大胆想像,这件彩陶能够说明什么情况?

(2)请你根据先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试着画一个想像中的陶器,并注明陶器上图案所表达的意思。

图1—4—6

答案: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学习与探究之一

1.“人形陶罐”的造型优美,这是一个美丽清秀的小女孩儿,从小女孩儿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人形陶罐”可以装水,人形背部的小口可以灌水,小女孩儿的嘴巴用于出水。

“舞蹈纹彩陶盆”可以用于储存食物、水或种子,这件陶器最精彩的是盆内的花纹,这是五个跳舞的小人,他们的舞姿多么协调一致,如同我们今天伴随着音乐跳着的集体舞。看来他们正在欢庆丰收,正在企盼下一年也能够风调雨顺,使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用于盛食物、水或种子,这件陶器精彩之处是盆内的花纹,这是一些神秘的图案,盆内的图案都由几何图形构成,是否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原始的数学思想;盆中的图案又都与鱼有关,可以说明当时的这个部落的活动与打鱼有关,人们企盼能够有丰富的鱼类作为食物。

“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瓶身两侧的小环好似人的两只耳朵,瓶口好似帽子,几何形的图案好似人的头发,再看“她”尖尖的下巴,多像人的头部造型啊!“小口尖底瓶”可以用于从河中取水,瓶身两侧的小环可以系上绳子,便于提取。

“小口尖底瓶”放入水中时,会发生奇妙的现象:瓶口会微微下沉,水会缓缓流入瓶口,再过一会儿,瓶底下沉,当瓶身垂直于水中时,“小口尖底瓶”就已经灌满了,用绳子提出水面后,就可以背在身上,带回住地。四个彩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①彩陶的造型丰富,因地制宜。尖底瓶巧妙地利用了重心的原理,方便好用,又适合在黄土地上存放。②彩陶的色彩花纹能为我们带来当时人们烧制技术和精神生活的历史信息等。③从每一个具体的陶器上,我们能得到许多不同的信息。如半坡人的人面鱼纹盆,反映了鱼与半坡人生活的密切关系。④我们也会提出问题,彩陶上的花纹有大量相似,它们是一个一个地画上去的吗?也许当时人们已经有了模具?查找资料进行验证吧!

2.(1)这件彩陶不仅模拟船的形状,还在两侧画出鱼网纹,让人联想起仰韶文化先民划船撒网的劳动情景。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

(2)点拨:从造型、图案、花纹、色彩等方面精心构思设计。

3.点拨:同学们要大胆想像、大胆创新,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像制作彩陶,原料可用橡皮泥、面团、水彩、小刀等,农村的同学有大灶即可烧制,城市的同学也可以到陶吧去完成。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07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