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包括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1. 肾脏就像血液的“过滤器”,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体
2. 日常口味重,尤其是高盐食物,使得肾脏需要更“努力”工作来排除多余的含钠无机盐,这样会慢慢透支你的肾。多余的无机盐随尿液排出,不会经过以下哪个结构( )
A.肾静脉 B.入球小动脉 C.肾小囊 D.肾小管
3. 每个肾脏大约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里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B.④内不含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
C.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⑤处毛细血管
D.⑥内不含葡萄糖,其中尿酸、尿素浓度高于③
4. 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成年男子体检,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检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①“++”表示检出该成分,“—”表示未检出该成分;
②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
A.甲一定患有糖尿病 B.乙不宜去高原地区旅游
C.丙可能患有某种炎症 D.丁可能患有肾小球肾炎
某校七年级开展“魅力生物创意模型”模型制作比赛。下图是部分参赛作品示意图,图甲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型,图乙是肾单位模型。请据图完成第5~9题。
5. 在图甲模型中,②模拟的血管及其功能是( )
A.动脉,把血液送往全身
B.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C.静脉,把血液送回心脏
D.毛细血管,让红细胞单行通过
6.如果用图甲模型模拟肺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①内流动脉血,则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7.如果把图甲模型放在图乙的部位A中,则图甲模拟了肾单位的什么结构,且①和③内流动的都是什么血?( )
A.肾小球、动脉血 B.肾小囊、动脉血
C.肾小球、静脉血 D.肾小囊、静脉血
8.图乙模型中部位A的塑料管被戳出若干适宜大小的小孔,模拟了该结构的什么功能( )
A.过滤功能 B.吸收功能
C.交换功能 D.运输功能
9.图乙模型模拟正常人的肾单位形成尿液,从部位C和部位B流出的液体在成份上的主要差别是,部位C流出的每毫升液体中( )
A.尿素的含量增加,没有无机盐、葡萄糖和蛋白质
B.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增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没有葡萄糖
D.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都增加
10. 百令胶囊可用于治疗肾脏疾病,能降低患者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百令胶囊恢复的泌尿系统功能是(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储存尿液的作用 D.输尿管输送尿液的作用
当下,青少年已成为奶茶消费的主力军。奶茶的主要成分涵盖糖分、脂肪、蛋白质、咖啡因及各类食品添加剂等,其中糖分与脂肪的含量较好。长期过量饮用奶茶,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也可能引起尿酸水平升高,加重肾脏的负担。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 能够完全消化奶茶中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液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唾液
12. 某人长期大量饮用奶茶,出现了蛋白尿现象。根据图所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 表是某位患者的尿液化验单部分数据(注:“阳性”表示检出,“阴性”表示未检出),推测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体
14. 为解决肾病患者们的难题,国内外大量开展对植入性生物人工肾(iBAK)的研究。植入式生物人工肾由膜血液滤过器(与血液相同的硅纳米膜)和含有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组成。通过手术植入人体,可在心脏灌注压力下运行,模仿健康肾脏的滤过、代谢等功能。其中的膜血液滤过器相当于肾脏的什么结构(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出球小动脉
15.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肾小球、甲和乙等部分组成
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出现葡萄糖和蛋白质
D.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含量减少
16. 如图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B.若②为大脑,则血液流经②后,氧气明显减少
C.图中虚线为肺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增加
17. 模型可直观地表示相应的结构和功能。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制作了模拟人体尿的形成。他们利用下图模型进行以下操作:①打开小孔,使甲瓶中的部分物质落入乙瓶:②捡出乙瓶中的大部分大米、部分绿豆、全部红豆。有关该操作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操作①模拟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B.混合物b模拟肾小囊腔中的原尿
C.操作②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若扩大小孔直径使弹珠通过,可模拟糖尿形成
18. 广东科学家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在猪体内发育的人源中期肾脏(含有部分人类细胞),该研究为肾源不足现状带来希望。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④中不应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等物质
C.①中血液含有的尿素比③多
D.结构④可以进行重吸收作用
19.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衰竭和尿毒症,其核心部分是一种用膜材料制成的透析器,当患者的血液流经透析器时,可以去除其中的代谢废物。人工肾主要替代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膀胱
20. 如图一为皮肤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的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组织,主要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B.针刺手指能感觉到疼痛,是因为2真皮内分布着神经末梢
C.随外界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部分热量,可以调节体温
D.排尿和排汗都能排出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21. 如图表示与人体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①~④中不属于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途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 下图是根据肾的工作原理制成的血液透析装置,又称“人工肾”,可以帮助病人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透析管与肾小管的功能类似
B.血液流经透析管后尿素减少
C.用过的透析液成分最接近于原尿
D.该人工肾透析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37 ℃左右
23. 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M表示某器官,①、②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
A.若M为小肠,则①中葡萄糖含量低于②
B.若M为肾脏,则①内尿素含量会高于②
C.若M为心脏,则①为静脉,②为动脉
D.若M为肺,则②为肺静脉,流动着静脉血
24. 如图为肾脏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②比血管①管壁厚,弹性大
B.③是肾髓质,颜色较深
C.④⑤构成肾小体
D.⑤中液体不含有葡萄糖
25. 在学习了“尿液的形成”相关知识后,小明和同桌一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和红色麻绳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肾单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模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可以完整地演示尿液的形成过程
B.塑料瓶用于模拟肾小管
C.使用红色麻绳是因为肾单位处的血管都流动脉血
D.红色麻绳卷成的麻绳球团用于模拟肾小球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闭幕式在卢塞尔球场举行,吸引了全世界球迷的目光。下图为某球员比赛时进行消化和吸收、呼吸、排泄和循环等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开赛前,该球员吃了瘦牛肉,牛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图一中的[ ] 。
(2)球员在运动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图二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那么a表示的气体是 (选填:氧气;二氧化碳)。此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3)大汗淋漓的球员体内产生的废物大部分会进入尿液,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发生过滤和重吸收作用的结构依次为图三中的 (填序号)。除了排尿和排汗,排泄途径 ,还包括图二中的过程 (填字母)。
(4)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身体会发生变化。例如,图四中与主动脉相连的[ ] 壁增厚明显。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员和普通人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差异不大,但安静时运动员的心率明显低于普通人,这是因为 (2分)。
27.(13分)尿液是人体的“晴雨表”,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图一是泌尿系统示意图,图二是尿液形成示意图(⑥⑦⑧⑨表示结构,A、B表示过程,abcd表示血液及流向),表为取自图二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 mL),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但排尿是间断的,因为图一中[ ] 能暂时贮存尿液。
(2)图二中⑨中的血液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图二⑧末端流出的液体是表一中的[ ] ,形成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
(4)表中液体Ⅰ是取自图二的[ ] ,是通过 作用形成的。
(5)如果有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 ] 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
(6)排尿不仅可以排出代谢废物,也调节了体内 的平衡。
28.(12分)喝啤酒吃烧烤是许多人的爱好。但高尿酸血症患者喝啤酒后可引起痛风和慢性肾病,威胁人类健康。
(1)尿酸是人体细胞代谢的废物,产生后进入血液。随血液流经图一[1] 时,经 作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 ]肾小管时,肾小管对尿酸基本无 作用,尿酸就会随尿液排出体外。成人每天产生700 mg左右尿酸,经肾脏排泄500 mg,经肠道排泄200 mg,当此平衡被打破时,会出现高尿酸血症。
(2)据图二结果分析高尿酸血症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依据: (2分)。
(3)研究人员研究黄柏提取液对高尿酸血症(腹腔注射次黄嘌呤溶液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浓度的影响,将30只品种相同,大小一致的健康小鼠均分3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步骤一中,“Ⅰ、Ⅱ”对应的实验操作分别为 、 。
A.等量次黄嘌呤溶液 B.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②B和C组中,对照组为 组。
③步骤三中,测定的观测指标为 。
④实验结果如图三所示,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
29.(7分)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1)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 、 、 。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 作用。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说明肾小管有 作用。
(4)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 。
(5)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的某个结构出现了问题,应该是 。
30.(8分)在近代生理学发展史和生物材料应用中,对尿液形成过程的认识和医学应用经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
资料一:1842年英国的鲍曼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肾脏皮质肾小体内部有一团毛细血管组成的微小球体,外面包裹着一个囊状的结构,后面连接着弯曲的管道。他推测毛细血管球的作用是分泌水分到肾小囊腔,然后溶解和冲洗肾小管所分泌的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资料二:1844年路德维希观察到的肾脏结构与鲍曼基本一致,但是他认为肾小球毛细血管中的压力较高,使得血浆中除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可以从通透性高的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肾小囊腔。
资料三:1943年荷兰医生科尔夫材首先研制成功人工肾,后经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改进,制成了现代多种多样的人工肾,可穿戴式人工肾有望成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便携式设备,下图为可穿戴式人工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注:生物滤过器可滤过血浆中的尿素、无机盐等小分子,生物反应器对滤过液体具有选择性吸收功能。)
表:肾小球血浆和肾小囊腔液的成分
(1)鲍曼观察到的微小球体、囊状的结构分别为肾单位中 、 。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用微细吸管刺入肾小体,吸取包囊内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结果如表,据表分析鲍曼和路德维希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推测,哪位科学家的更合理? 。判断依据是 。
a.肾小囊腔液中的水分比肾小球血浆中的多
b.肾小囊腔液中的蛋白质比肾小球血浆中的少
c.肾小囊腔液中含一定量的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物质
(3)穿戴式人工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上图分析,生物滤过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生物反应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及其周围毛细血管。图中的 (从“A”“B”“C”中选填)中尿素含量最低; (从“A”“B”“C”中选填)中成分与尿液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