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数学

七年级下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七年级下学期学生设计的,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题目类型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涉及到了对顶角、平行线性质、角度计算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及应用,包括对顶角的概念、平行线判定定理的应用、角度计算等基础知识。

马号中学七年级数学(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a∥b B.b⊥d C.a⊥d D.b∥c

4、如右图,若m∥n,∠1 = 105°,则

∠2 =( )

A.55° B.60° C.65° D.75°

5、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对,则与的关系是( )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7、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的对顶角是 , 的邻补角是       。

8、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 是 。                   

(1)    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 (4)摇动的大绳。 (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 (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9、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

则∠AOC = ,∠COB = 。

10、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题设是 ,结论是 ;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 。

11、如右图2,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⑴量得∠1=80°,

∠2=80°,则判定AB∥CD,根据是 ;

⑵量得∠3=100°,∠4=100°,也判定AB∥CD,

根据是 。

12、如右图,AC是∠DAB平分线,∠1=∠2,填空:

因为AC平分∠DAB,所以∠1=___________,

所以∠2= ___________.所以AB∥____________.

三、做一做。

13、已知三角形ABC、点A1,把A平移到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10分)

14、如图所示,已知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0求

∠DAE,∠DAC,∠C的度数。(12分)

15、如图,EF∥AD,∠1 =∠2,∠BAC = 7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18分)

∵EF∥AD,(        )

∴ ∠2 = 。(          )

又∵ ∠1 = ∠2,(    )

∴ ∠1 = ∠3。(        )

∴AB∥ 。(       )

∴∠BAC + = 180°。(           )

∵∠BAC=70°∴∠AGD =(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83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