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数学

华师大七年级上第三章整式的加减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的数学试卷,重点考察了代数式、整式的加减以及简单的几何应用。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设计较为全面,覆盖了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操作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代数式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包括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同类项的识别、合并同类项的操作、代数式的化简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年级教学质量过程监测(三)

数 学

(整式的加减)

(90分钟完卷)

说明:试卷总成绩等级对照表:

等级转换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共30%)

1.下列符合代数式书写规则的是( )

A. B. C. D.

2.如果长方形周长为4,一边长为,则另一边长为( )

A. B. C. D.

3.下列不是代数式的是( )

A. B. C.0 D.

4.某班有名学生,其中女生人数占,那么男生人数为( )

A. B. C. D.

5.下列各组式子中,为同类项的是( )

A.5x2y与-2xy2 B.4x与4x.-3xy与yx D.6x3y与-6x3z

6.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若,则的值为( )

A.3 B..4 D.-4

8.合并式子中的同类项所得结果应是( )

A. B.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已知和是同类项,则代数式的值是( )

A.17 B.–17 D.98

10.若代数式y2+2y的值为6,则代数式4y2+8y-5的值是( )

A、-9 B、、19 D、-19

二、填空题:(每小题3%, 共24%)

11.一件工作,甲做需天,乙做需天,则甲、乙二人一天共做了 .

12.已知,则代数式 .

13.如果x+y=5,那么10-2x-2y= .

14.单项式的系数是 ;次数是 .

15.、两数的平方和减去与的乘积的2倍的差,用代数式表示为 .

16.化简: .

17.如果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到数,那么(a+b)+= .

18.把一根带子折成相等的3折,再把它从中间折成相等的2折,然后从中间用剪刀一剪,一共能剪成 条带子.

三、解答题(共46%)

19.⑴(4%) ⑵(4%)

20.0(6%)若,求的值

21.(6%)一个代数式减去得,求这个代数式.

22.(6%)如图:设ABCD为正方形,其边长为. ⑴试利用代数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⑵当时,求的值.

23.(6%)某地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10元,可乘;到,每千米价1.8元;以后,每千米价2.7元。①若某人乘坐了x(x>5)千米的路程,请写出他应支付费用的表达式;②若他支付的费用是19元,你能算出他乘坐的路程吗?

24.(7%)如图,将面积为的小正方形,与面积为的大正方形放在一起,用表示三角形ABC的面积.

25.(7%)学校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个座位,①请计算第二排有几个座位?第三排有几个座位?若设第n排有m个座位,试用n和a表示m;②求出当a=20,n=30时,第n排有几个座位?;③求出当a=20,n=30时,整个礼堂能容纳多少个人?

附加题:(10分)

正五边形广场ABCDE的边长为,甲、乙两个同学做游戏分别从A、C两点处同时出发,沿A-B-C-D-E-A的方向绕广场行走,甲的速度为/分,乙的速度为/分,在两人第一次刚走到同一条边上的那一时刻:

(A)、甲不在顶点处,而乙在顶点处;(B)、甲在顶点处,而乙不在顶点处;

(C)、甲、乙都在顶点处; (D)、甲、乙都不在顶点处;

你认为上述四个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请简述解答过程或分析思路.

(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共30%)

1D 4B 7B

二、填空题:(每小题3%, 共24%)

11、;12、原式=;13、0;14、系数是,次数是2;

15、;16、;17、;18、7.

三、解答题(共46%)

19⑴提示: ⑵提示:

20提示:; 21提示:

22提示:⑴扇形BAC的面积,等于扇形所在圆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即有;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⑵当时,.

23提示:①支付的费用为:10+1.8(5-3)+2.7(x-5)=2.7x+0.1; 2.7x+0.1=19,

得x=7.

24提示:

25提示:①第二排有a+1个;第三排有(a+1)+1=a+2个;则m=a+n-1;②当a=20,n=30时:m=20+30-1=49;③当a=20,n=30时,整个礼堂能容纳:20+21+22+…+49==1035.

附加题:(10分)

提示:甲、乙两同学出发前相距,要满足在同一条边行走,二人至少要相距。行走到100分钟时甲、乙两同学相距,此时甲已行走,位置在某边的中点处,此时乙也行走,位置也在前一边的中点处,甲再用4分钟就走到了这边的顶点处,而乙在4分钟内只行走了,未到达顶点处,因而结论B是正确的。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91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