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人生感悟
1 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蕴含的深刻哲理。
3.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
一、预习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凝 ( ) 成 诱惑( ) 一瞬( )间 隐秘( )
喧( )腾 痴( )想 朦胧( ) 枯( )干
2.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3. 比较分析诗歌的一二两部分
从时间上看,第一部分写“我” 时期;第二部分写“我” 时期。
从情节上看,第一部分写“我” “海”;第二部分写“我” “海”。
从心理上看,第一部分写“我”的 ;第二部分写“我”的 。
从方式上看,第一部分写“我”与 对话;第二部分写“我”与 对话。
4. 摘录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二、研讨交流
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朗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想到山的那边,而且是“常伏在窗口痴想”?
2.“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隐秘”?
3.“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4.“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怎样理解此句中“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这颗“种子”是什么?为什么“扎下了深根”?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训练
1.“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能否是换一种说法?
2.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下列两句诗中“山”和“海”的含义。
(1)哦,山那边是海吗?
(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3.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性的语言怎样表达?
(二)提高训练
4.有一首歌唱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本诗中与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那些?
5.学完本诗后,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6.诗歌赏析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以 、 、 、 分别构成四节诗的核心,而这一切无不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出了“乡愁”的底蕴,最难抑、最伤感的“乡愁”,莫过于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作者以 、 象征祖国,又充分运用了强烈的 手法,含蓄、委婉把
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