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七年级上册 5童趣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童趣》这一篇文言文,分为三个课时进行详细教学。第一课时重点在于朗读和预习检查,包括生字词的读音、停顿的划分以及初步的课文翻译。第二课时则侧重于背诵和翻译全文,并整理相关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古汉语句式等内容。第三课时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通过讨论理解“物外之趣”及其来源,最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朗读、背诵、翻译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想象力。

5 童趣

第一课时

要点:反复朗读课文,熟悉并理解文言词语,自主翻译课文

一、检查预习

正音。

藐(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 怡( )然 土砾( )壑( )虾( )蟆( ) 凹( )凸( )蹲( )

二、大声朗读课文,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三、翻译课文。

1、 先根据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完成练习提纲,再翻译全文。

(1)弄清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第一段:张目对日 张目: 必细察其纹理 其: 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 时: 之: 趣:

明察秋毫:

第二段:私拟作 私: 昂首观之 昂: 首: 之:

项为之强 项: 强:

徐喷以烟 徐: 以: 作青云白鹤观 观:

果如鹤唳云端 果: 唳:

怡然称快:

第三段:以从草为林 以……为 : 林:

神游其中 神游:

第四段:兴正浓 兴: 方出神 方:

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 驱: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

②常蹲其身 ,使与台齐 。

③神游其中,恰然自得。

④见二虫斗草间。

(3)试译全文

五、诵读课文

作业:1、熟读课文并试背。

2、整理笔记

第二课时

要点:背诵并翻译全文,比较整理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口语训练 字词解释检查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 (3)项为之强

(4)果如鹤唳云端 (5)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翻译全文

逐段解决,小组讨论完成

四、整理笔记,做好归类

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项为之强 强 同 僵 僵硬

(二)一词多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助词 的

之 心之所向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昂首观之 代词 这里指“群鹤舞于空中”的景象

驱之别院 代词 代虾蟆

必细察其纹理

其 蹲其身

神游其中

使其冲烟飞鸣

(三)古今异义

余忆童稚时 余:古 我 今 剩余、多余

盖一癞虾蟆 盖:古 原来是 今 常用于盖房、锅盖等动词、名词

方出神 方:古 正 今 常用于“地方”“方块”等。

(四)古汉语句式

1.被动句

2.省略句

3.倒装句 徐喷以烟 以烟徐喷

五、背诵练习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复述课文内容

2、整理笔记,做好知识归类。

3、把你童年的趣事,在小组或班上说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要点:分析课文

步骤:

一、默写

二、解决课后练习

三、复述课文内容,先拟出复述提纲。

1、了解课文结构

2、作者记叙了儿时哪几件"物外之趣"?

3、先列好提纲,再根据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四、讨论理解文章中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来的。

1. 围绕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解决。

(1)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2)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3)“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

(4)你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试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5)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6)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五、小结

文章这种"物外之趣"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而得来的。想象出事物超出了原事物所具有的特性,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知识丰富,想象力的丰富。

六、朗诵

七、练习

八、作业:1、背诵 2、整理笔记 3、《感悟》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03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