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 语文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美观。(2分,错一字扣0.5分) jīn jīn lè dào shēng huā miào bǐ
2.请选择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3分)
A 倔强 juè 洗濯zhuó 诅咒zǔ 获益匪浅 fěi
B 冉冉 rǎn 给予gěi 厄运 è 忍俊不禁jīn
C 呵责hē 伫立 zhù 迸溅 bèng 盘虬卧龙qiú
D 迂回yū 挑剔tì 头晕目眩 xuàn 险象迭生dié
3.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心冀冀 鹤立云端 B.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C.盘虬卧龙 心旷神怡 D.一丝不苟 问心无愧
4.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猝然长逝(突然) 具体而微 (微小)
B 可望不可即(靠近) 慧心未泯(消失)
C 擎天撼地(举起) 小心翼翼(谨慎)
D 瘦骨嶙峋(瘦削)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5.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写在前面的括号内(3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
(2)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 。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4)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 。
(5)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 。
(6)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
6.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3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风清,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古诗文填空(9分)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20篇,是 ___________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_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________家。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 ,原名__________ ,字______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__________ ,话剧《龙须沟》等。
(3)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 ___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 ___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 , ___ 。
(8)《 论语》中写出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一句是 ___ , ___ 。
(9)《咏雪》中兄子和兄女描述雪的语句分别是:“__ ”,“__ ”。
8.名著导读。(3分)
(1)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 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___》。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___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 ___ 。
9.综合性学习(6分)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本班“感受大自然”综合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⑴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2分)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③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⑵感受自然,展开联想--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我们会从它那里得到人生启迪,也会从它那里获取写作灵感。比如,在一年四季中,对冬天可以有以下联想:(2分)
△事物联想:冰、雪、棉袄、暖气、梅花……△比喻联想:刀子似的风…… △诗句联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谚语联想:瑞雪兆丰年;…… 请针对夏天也作如下联想: ①比喻联想: ②事物联想: ⑶拥抱自然,书写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独特的感受。(2分)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古诗阅读 (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诗中哪些词最能体现初春的景象?(至少找出3个)(1分)
___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
12、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两句?请简要分析。(2分)
___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13.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是: , 。(1分)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3分)
(1)诲女知之乎( ) ( )
(2)是知也(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见贤思齐焉。
(2)三人行,必有我焉。
(3)仁以为己任。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春(10分)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B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C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D )着。
8、第二自然段中漏掉了一句,这句话是 (2分)
“ ”。
9、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2分)
A B
C D 。
10、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动人画面,它们依次是
“ ”、“ ”、“ ”、“ ”。(2分)
11、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2分)
A 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
B 闭眼想像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
C 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未来一定果实累累。
12、以上语段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意选出一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所写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14—1题。(6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 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 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4、全段的中心句是: 。(1分)
15、用“//”给文段划分层次。(1分)
16、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 花衣”中的“白”指什么?“暗黄”又指什么?(2分)
17、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的?指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2分)
(三)平分生命 (14分)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去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颤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还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8、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答:
19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4分)
答:
20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21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 “一番思考”,思考些什么? 100字左右。(5分)
答: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1.那一刻,我长大了
成长的过程中,长大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们,回顾成长历程,总有一瞬间,这种感觉是那么强烈。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 我终于战胜了
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
②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1.津津乐道 生花妙笔
2.C, 3.A , 4.C,
5.(1)对偶(2)比喻 (3)拟人(4)排比 (5)反复 (6)夸张
6.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草长莺啼,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柳絮飘飞。点拨:注意格式。
7(1)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儒;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
(2)老舍,舒庆春,舍予,《骆驼祥子》
(3)绿树村边合
(4)山光悦鸟性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沾衣欲湿杏花雨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⑴春、冬、夏、秋 ⑵示例:①比喻联想:像蒸笼一样的街道; ②事物联想:雷电 暴雨 绿荫 荷花 衬衫 9.(1)红楼梦(答石头记、情僧录等又名亦可)(2)关羽(答关云长、关公、关圣人等亦可) 如“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古城会斩蔡阳”“水淹七军”“单刀赴会”“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均可。
10.早,新,才等词。
11.描绘了西湖早春风光及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1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几处而不是处处,极言其春之“早”。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和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和对春天的由衷赞美。
1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4.(1)huì教导,rǔ同“汝”,你;(2)zhì知”通“智”,聪明。
15.(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2)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3)把“仁”当作自己的责任。
二、现代文阅读
(一)
8、这句话是“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9、A 酝酿 B 卖弄 C 烘托 D 静默 。 10、“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1、 C。 12、13、略
(二)
1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15、⑴‖⑵⑶⑷⑸‖⑹。
16、白:指山上的积雪,黄:枯黄的草。
17、作者按空间顺序写,山上、,山尖、山坡上
(三)《平分生命》答案:
18、(1)给妹妹输血。 (2)和妹妹平分生命。
19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
20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