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云南省怒江州2008-2009七年级下学期模拟语文试卷(四)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云南省怒江州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分为四大题,涵盖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基础部分包括字音、成语、病句修改、古诗文默写和综合实践活动;阅读理解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作文部分则提供了两个主题供学生选择。试题内容丰富,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字音、成语、病句修改、古诗文默写等,并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此外,还涉及一些人文地理背景知识,如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以及燕子的生活习性等。

云南省怒江州2008—2009七年级下学期

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先将“密封线”内的有关内容填写清楚,然后再答题。

3、答题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将答案写在试卷上的相应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窥伺(cì) 毛骨悚(sǒng)然 抽搐(xù) 寒风砭(biān)骨

B、剽(biāo)悍 迥(jiǒng)乎不同 磐(pán)石 尽态极妍(yán)

C、庇(bì)荫 怏(yàng)怏不乐 阴霾(mái) 叱咤(chà)风云

D、炽(chì)痛 流水溅(jiān)溅 告罄(qìng) 锲(qiè)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相得益彰 人声鼎沸 义愤填膺 姗姗来迟

B、眼花瞭乱 锋芒毕露 叹为观止 迫不急待

C、语无伦次 荒草凄凄 参差不齐 芸芸众生

D、浑身解数 历尽心血 变幻多姿 鞠躬尽粹

3、修改病句。(3分)

(1)病句:他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总是勇往直前地向前进。(1分)

修改:

(2)病句:他们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登上世界最高峰。(2分)

修改: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夸父逐日》中最能体现夸父具有一种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

(4).赵翼《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人才的两句诗是 , 。

5、 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3分) ⑴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一个栏目标题。(1分) 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   栏目三:_____________          ⑵请用四个字写出至少两个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2分)

答:

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4分)

我们读 的《童年》,体验 在苦难中长大的历程;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去畅游英国小说家 笔下的鲁滨孙的世界,体会他勇于冒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走进 的昆虫世界,与他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吟唱。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安塞腰鼓》节选文段,完成8——12题。(共16分)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随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8、用一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答:

9、选文第二段中 、 、 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了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 。

10、“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

答:

1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下列句子的含义。

(1)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答: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答:

12、“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燕 子(14分)

①四月里来了插秧的神,他种下明亮的雨水。飞快的燕子一掠而——又是谁在挥动这把收割的黑亮镰刀?

②穿黑衣的燕子是害虫的捕快,它们保持着良好的战绩。在农家,谁的檐下筑有燕巢,被看作一件吉祥的事,这意味着他们的慈善取得了燕子的好感和信任。当然这仅是针对家燕的宽容政策,因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金丝燕可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它们吞下苔藓、海藻,和着唾液制成的燕窝,据说具有祛痰止咳、养颜生津的疗效。极高的经济价值给燕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到繁殖季节,采摘燕窝的人们纷纷攀附在岩壁上,掠走燕子的家园。大部分繁殖的燕子还会重建它们的巢,大部分贪婪的手还会再次伸来。周而复始,精疲力尽的燕子已没有足够的唾液,最后它咳出鲜血来建造最后的巢,这就是价格昂贵的血燕窝。采摘者当然不会放弃这血凝的建筑,无人顾及那些摔死在岩底的无辜小燕和悲愤、劳累而至死的老燕。调补身体的人从来不去想,一个燕窝往往意味着发生在燕子全家的惨案。

③躲过重重的干扰和考验,幸存的燕子终于成为飞禽中的佼佼者。有一种刺尾雨燕,飞行时最高时速可达。还有的雨燕,能在空中飞行长达三年之久,觅食和休息都在空中进行。这是出自对于飞行几近疯狂的热爱。再胆怯的鸟儿也不至于不敢在荒凉之地歇脚一刻,只有强烈的热爱才能解释它数年的不息。就像溜冰运动员,燕子快速的飞行曲线充满了几何意义的美感。米什莱曾称燕子为“空中王后”,他强调为了成为最优秀的飞行专家,燕子作出了重大牺牲。雨燕的双翅特别发达,但它的足部几乎完全萎缩,失去了奔跑和蹦跳的能力,只能在地面上勉强地爬上几步。身体几乎残疾的燕子,创造了一幕伟大的悲剧。

④我看到通往完美的路径从来不是闪光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危险与黑暗,充满了必然的苦痛与牺牲。

⑤许多科学家穿越真理的巅峰,却丧失基本的生活技能;艺术家掌握了高超的手法,却不能胜任最简单的生计——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为了绝对化的理想,他们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这是生命的豪赌啊,这是对真理的全部捐献。我知道一位热爱芭蕾的小姑娘,为了实现梦想,她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几乎在残酷中压迫自己,以至于这种追求已失去了任何快乐的表貌。她曾为芭蕾多次受伤,但她现在再也不会受伤了,因为最后一次,她造成了致命的骨质损坏,再也无法在舞台上打开花瓣一样的衣裙。生命的残酷在于,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辉煌交给努力。在那条道路上,有人达到,有人负伤,有人死去,但所有的人都在说明: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正如燕子所付出的巨大身体代价。但正是在苦难与残酷中所展现的执着里,燕子体验着至深的生命狂喜。

⑥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人类抄袭燕子的服装式样,制成名为燕尾服的西式晚礼服。这在燕子只是件平常的生活装、工作服,而在人类那里,只是在某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才穿,仿佛隐蔽委婉地表示着对燕子的敬意。(周晓枫/文)

20.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还会”“当然”“从来”等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联系上下文,具体写出第④段文字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22.第⑤段中说,“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这里“最严肃的内容”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3.联系全文回答,“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的原因是什么?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一19题。(共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止有剩骨: 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 ④其一犬坐于前:

18、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译文:

19、从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一狼径去”是为了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 ,表现了狼的 的特性。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0—21小题。(共4分)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此诗写春游滁洲西涧所见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      的心情,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  (2分) 2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2分) A、第一句,以“独怜”开头,直接而明白地表达了诗人对诗中“幽草”的偏爱。 B、第二句,是由地面一下子跨越到高空,诗中黄鹂居高时,是有寓意的。 C、第三句,“春潮带雨”豁然将画面的视野伸展成一个广阔的全景,第四句是最富于画面情节的。 D、全诗四句都是写景,虽然没有字句抒情,但是全诗借景述意,饱含激情

四、作文(共50分)

22、请从下面A与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学校名称和真实的人名,必要时可用××代替,字数不少于500字。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A、以“我最    (崇拜、尊敬、喜欢、讨厌)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提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括号中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

B、作文题目:成长的足迹

参考答案

1、D(A中的“cì”应为“sì”,“ xù”应为“chù”;B中的“biāo”应为“piāo”;C中的“chà”应为“zhà”)

2、A(B中的“瞭”应为“缭”“急”应为“及”;C中的“凄凄”应为“萋萋”;D中的“历”应为“沥”“粹”应为“瘁”)

3、(1)去掉“地向前进” (2)在“世界最高峰”后面加上“的壮举”

4、(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2)弃其杖,化为邓林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1)答案示例:叙说马的故事   欣赏马的作品(意思对即可,字数、句式要与上同。)

(2)伯乐相马 老马识途 按图索骥 秦琼卖马等

6、高尔基 阿廖沙 笛福 法布尔

7、农民说:“时间就是丰收。”

教师说:“时间就是知识。”

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

运动员说:“时间就是速度” 。

8、赞美了黄土高原养育了有无穷无尽力量的劳动人民。

9、有力 疾速 大起大落 生命的热情(或生命的力量)

10、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句只是一般地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

11、(1)这里人们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这原始的生命之气是如此是充满着力量,一一旦喷发,这种力量必然是奇伟的、磅礴的,令人震惊的。

(2)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12、多次使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向高潮发展,且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安塞腰鼓”的雄壮美。

13、(悄无声息)、(不知疲倦地叫)、(从笼中消失)

20.燕窝采集者的贪婪自私和作者对这种无情掠夺的谴责与不满。

点拨:此题没有难度,从文中筛选信息,意思对即可。

21.承上启下(答“过渡”也对),由上文对燕子的描写转入下文对为了事业而付出巨大牺牲的科学家、艺术家等的热情赞美。

点拨:结构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开启下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等,要看具体段落所在的位置。

22.为了绝对化的理想,他们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

点拨:答“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或“生命的残酷在于,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辉煌交给努力”也对。

23.(1)在困苦中营造家园,周而复始,锲而不舍,直至咳出鲜血/劳累致死也在所不辞。 (2)为成为最优秀的飞行专家,身体几成残疾亦无怨无悔。

点拨:从上文作者对燕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

17、 通“只” 闭着 突然 像狗似的

18、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只不过增添笑料罢了。

19、、盖以诱敌 狡诈、凶残、贪婪 对待向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0、悠闲恬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1、D.

22、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执行。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25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