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徐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内容,包括语文的基础知识、综合读写、古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以及名著阅读。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涉及了一些基础知识的考察,例如拼音、成语辨析、病句修改等。此外,试卷还包含了一篇现代文阅读理解,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并分析人物性格。

所涉及的知识点

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拼音、成语、病句识别、古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以及名著阅读理解的能力。

2019-2020学年江苏徐州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选出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蹒跚(pán shān)     蝉蜕(tuì)         收敛(liǎn)       裙钗(chā)     狡黠(xiá)

B.飘渺(piāo miǎo)    星宿(sù)        抽噎(yē)        高跷(qiāo)    干涸(hé)

C.怂恿(sǒng yǒng)   着落(zháo)     嗔怪(chēn)      盔甲(kuī)       顷刻(qǐng) 

D.炫耀(xuàn yào)     称职(chèn)     蜷伏(quán)    钦差(qīn)      静谧(m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气慨       禁锢       怅然若失       花团紧簇

B.断语       殉职       神彩奕奕       哄堂大笑

C.溜达       绵延       拈轻怕重       骇人听闻

D.琢磨       惩诫       大相径庭       怪诞不经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对我省保护长江生态作出专题部署。

B.县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猪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C.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4.

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暴风雪正在窗外作威作福,_________________。行人瑟缩着裹紧了大衣,把头缩进竖起的领子里。

A.一捧捧扎人的雪片抛向窗玻璃

B.一捧捧扎人的雪片被抛向窗玻璃

C.把一捧捧扎人的雪片抛向窗玻璃

D.抛向窗玻璃的是一捧捧扎人的雪片

二、综合读写

5. 下面是2018年与2017年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比较图,写出你读图得出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题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

(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刘禹锡“秋日胜春朝”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人的成长道路上,立志、学习、成才三者常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正如诸葛亮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天瑞》)

【乙】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辩论,争辩),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同“智”)乎?”

(《列子·两小儿辩日》)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C.孰为/汝多知乎 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2)解释下面画线字词。 ①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_______________ ②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_______________ ③问其故                          故:_______________ ④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字意义与用法相近的一项是(      )

A.①及日中则如盘盂       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①身亡所寄                ②亡羊补牢

C.①及其日中如探汤       ②将复何及

D.①若屈伸呼吸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5)《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也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读罢《两小儿辩日》,你获得哪些认识?

五、古诗词鉴赏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僵卧孤村”四个字写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处境。

(2)“入梦来”三个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请概括这三段的主要内容。

(2)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①②两段主要使用什么手法?体会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3)说出下面两个句式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①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②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薯   叔

吴昌勇

①初逢薯叔,是冬日一个傍晚。

②我去接女儿下课。风呼呼吹着,梧桐叶在街面上打着旋。尽管我不停跺脚,但扫过地面的寒风依然从裤筒里灌进来。

③“怕是要落雪喽!”我回过头,循声望去,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双手缩进棉衣的袖口,拉低的毛线帽盖过眉骨,坐在一个街边铺子中,旁边是一个烤红薯的炉子。

④“冷,真冷呢。”我走进铺面,站在他的炉旁,身上仿佛暖了一点。

⑤烤红薯的炉子不高,烤熟的红薯密密匝匝地放在炉面上,能嗅到一股淡淡的焦香。

⑥“等人吧?要不要来个烤红薯?”我点点头,更多的是想用红薯暖暖手。

⑦“红心的,甜着呢。”大叔没有称,直接从炉沿上取下一个热乎乎的红薯递给我,“尝尝薯叔的手艺。”

⑧“薯叔?”见我不解,他爽朗地笑起来,“这条街上都这么喊我。”

⑨我低头摩挲着红薯,感受从手心传来的暖意。不一会儿,接连来了几个主顾,薯叔忙开了。大家离开时,都回头喊一声,“薯叔,天冷,早点回去。”薯叔回一句,“路上慢点,回家趁热吃。”

⑩炉子里的炭越烧越旺,通红的火光映着薯叔消瘦的脸庞,一双戴着黢黑手套的大手,不停地翻动着炉子里的红薯。

⑪仿佛一见如故,薯叔话多了起来,竹筒倒豆子般给我聊起他的经历。他刚刚过完五十岁生日,从乡下进城已经五个年头。之所以干起这个营生,跟一段往事有关。

⑫薯叔年轻时在外地打工,有一年乘汽车回家过年,买票时却发现,藏在棉衣里的路费不翼而飞。他悻悻地走出站口,碰巧遇见一个卖红薯的外乡人。

⑬“我也不顾脸面了,就和那位大哥搭话,让他借我一程路费。”薯叔回过头笑着问我,“你猜大哥咋说的?”

⑭我话还没有出口,薯叔又接了过去。“万万没想到啊,那位大哥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卖力气的人,二话没说先招呼我吃个红薯。”薯叔说,“我一下子心里安稳了。”

⑮接下来,薯叔不仅填饱了肚子,还顺利借到了路费。

⑯第二年秋天,薯叔扛着一蛇皮袋子红薯到车站找到那位好心大哥。他说,自己不能吃昧心食,得知恩图报不是。“我拿出自家烤的土酒,在大哥家里喝得烂醉呢。”薯叔顿了顿,“打那之后,我也开始烤红薯。”

⑰半个多小时的讲述里,我知道除了在家种红薯的老伴儿,薯叔还有一双儿女。几年前,儿子考进省城一所重点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都是薯叔烤红薯挣来的。那晚我离开时,他又将一个红薯塞给我女儿。我要付钱给他,他连忙推拒:“自家种的,不值钱,让娃暖暖手吧。”走了老远,回过头,薯叔还在笑着和我招手。

⑱又见薯叔,是一年之后的年关,我下班后往家里赶,突然听到有人跟我打招呼,“小伙子,过年回老家不?”我扭过头,正是薯叔。

⑲不长时间的寒暄,我努力帮他打开一个心结。薯叔的儿子大学毕业,在城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还处了称心的对象,想接他和老伴儿去省城过年。“怕给娃子丢脸呢,怕别人知道他有一个烤红薯的爹呢。”薯叔摇摇头,脸上的笑容倏然隐去。我一个劲宽慰薯叔,去吧,过年在一起就图个热闹,年轻人不会嫌弃这个家,更不会嫌弃您。

⑳年后的春天再见到薯叔,烤炉换作了水果摊,他正拿着保温杯喝白米粥,人瘦了一圈。老伴坐在他身旁,不停地重复着:“慢点喝,慢点喝,别呛着。”

㉑看见我,薯叔强打起精神招呼。他告诉我,过年去了省城,查出自己胃里长了个东西。我顿时心头一紧。“但是手术很成功。”看我面色凝重,薯叔补充道。拍着他的肩膀,我一时无语。大妈眼圈红了,低着头:“医生让他休息,孩子也让他休息,他就是不听。”

㉒“我要给孩子凑月供呢。他们不嫌弃我,说有我这样的爹不丢人。他们前些日子还回来陪我卖水果呢。”说到孩子,薯叔又露出了笑容。

㉓春天过后,我没有再见到薯叔;秋凉了,路过那条街,也没有看见薯叔。冬天时,我再来到薯叔的铺子,关着门,依旧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㉔我有薯叔的手机号码。想打过去,但手又缩了回来。跟附近的商贩打听才知道,薯叔的儿子把他接到省城去了,薯叔要抱孙子了。

㉕冬天最冷的时候,我感冒了,在诊所打点滴,百般无聊,就发了朋友圈。突然一声手机提示音,薯叔的微信头像跳动一下。“小伙子,我是薯叔,你咋感冒了,天冷多穿点。我又开始烤红薯了。你有空过来,吃几个烤红薯,暖暖身子……”

㉖我知道,那个热情的薯叔又回来了。我告诉护士,把我的点滴调快一点儿,我要去见一个老朋友,他在等着我!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09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薯叔的相识的几件事。

(2)“风呼呼吹着,梧桐叶在街面上打着旋。尽管我不停跺脚,但扫过地面的寒风依然从裤筒里灌进来。”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第⑫至⑯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有什么作用?

(4)文章㉓至㉔段能否删掉?结合全文做出简析和评价。

七、名著阅读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行者却弄神通,摇身一变,变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独自个坐在房里等那妖精。不多时,一阵风来,真个是走石飞砂……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第18回)

②……三藏净了手焚香,望南礼拜道:“多蒙菩萨圣恩!”那几个老儿也一齐添香礼拜。拜罢,三藏上厅高坐,教:“悟空放了他绳。”行者才把身抖了一抖,收上身来,其缚自解。那怪从新礼拜三藏,愿随西去。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三藏道:“既从吾善果,要做徒弟,我与你起个法名,早晚好呼唤。”……(第19回)

③却说那三人穿林入里,只见那呆子绷在树上,声声叫喊,痛苦难禁。行者上前笑道:“好女婿呀!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那呆子见他来抢白着羞,咬着牙,忍着疼,不敢叫喊。沙僧见了老大不忍,放下行李,上前解了绳索救下。呆子对他们只是磕头礼拜,其实羞耻难当。(第24回)

④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第31回)

⑤……行者道:“不是怪你来迟,这 A 十分无礼!我向罗刹处弄得扇子来,却被这厮变作你的模样,口称迎我,我一时欢悦,转把扇子递在他手,他却现了本象,与老孙在此比并,所以误了大事也。”八戒闻言大怒。举钉耙,当面骂道:“我把你这血皮胀的遭瘟!你怎敢变作你祖宗的模样,骗我师兄,使我兄弟不睦!”你看他没头没脸的使钉耙乱筑。那 A,一则是与行者斗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则是见八戒的钉耙凶猛,遮架不住,败阵就走...…(第61回)

(1)第①选段中“女子”是________________,第②选段中三藏新收的徒弟“法名”叫__________________,第⑤选段中被八戒大骂并“使钉耙乱筑”的妖怪 A 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选段中写到“只见那呆子绷在树上......”,请联系上文概括其中原委。

(3)结合第④选段说说八戒是用什么法请回孙悟空的?请从“整本书的角度”概括八戒的人物形象特点。

八、写作

12.

按要求写作。

“遇见(猫、狼、牛郎)”,从括号中任选一个名词,组成作文题目,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53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