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浙江省宁波十九中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语文试卷(四)

试卷简介

这份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测试卷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注音、词语辨析、成语运用、文学常识、古诗词填空、仿写句子、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试卷的设计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涵盖了字词注音、词语辨析、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古诗词填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

七 年 级 下 第 四 单 元 测 试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归省( ) 行辈( ) 不惮( ) 凫水( )

jiá( )然而止 huì( )暗 jī( )绊 rǒng( )杂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3分)

A、飞溅 蓦然 搏击 烧灼 B、鱼火 惬意 疏密 包罗

C、颦蹙 狼籍 惊鸿 嗔视 D、宛转 狝散 高梁 悠扬

3、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3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_________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_________,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_________了。 (亢奋、飞溅、燥热)

4、联系语境,解释句中带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人不早定,絮叨起来。(翻来覆去地说。)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能手。)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还听到歌吹了。(好象,仿佛。)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赞美事物好到极点。)

5、选出运用了比喻的一句是(   )(3分)

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D、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在办公室里老师昨天同他诚恳的交换了意见。

B、今年的《考试说明》对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及要求作了一些新的调整。

C、走进新建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来学习。

D、经过事实的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正确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上提高了认识。

7、文学常识与古诗文填空:(9分)

①《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_____________(文体)。

②《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__________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③《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__________。

④《口技》选自《_____________》,文章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____。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

⑦从积累的知识中写出用来描绘月夜景色的连续的两个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例句,以“爱”为话题,另写一个句子。(2分)

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

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①请解释“臭名远扬”中“臭”字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撰写或引用一则觉得比较美妙的广告语。(不超过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2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0、第①段描写孩子们开船出航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架”等;

这些描写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又表现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5分,每横线各1分)

11、在作者笔下,月夜下的故乡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依稀的赵庄等景物组成。(3分)

1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句中的“朦胧”本应是形容词,在这里作________词用,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第②段画线一句使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其中“跑”字照应了①段中的________字,反衬出少年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6分,“作用”与“心情”各2分)

14、第③段中的“他”指代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3分)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叙述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两根沉木条(18分)

一位游客为了领略山间的野趣,一个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山林,左转右转迷失了方向。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挑山货的美丽少女。

少女嫣然一笑,问道:“先生是从景点那边走迷失的吧?请跟我来,我带你抄小路往山下赶,那里有旅游公司的汽车等着你。”

游客跟着少女穿越丛林,阳光在林间映出千万道漂亮的光柱,晶莹的水汽在光柱里飘飘忽忽。正当他陶醉于这美妙的景致时,少女开口说话了:“先生,前面就是我们这儿的鬼谷,是这片山林中最危险的路段,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我们这儿的规矩是路过此地,一定要挑点或者扛点什么东西。”

游客惊问:“这么危险的地方,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

少女笑了,解释道:“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才会更加集中精力,那样反而会更安全。这儿发生过好几起坠谷事件,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我们每天都挑东西来来去去,却从来没人出事。”

两根沉木条,在危险面前竟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与此相类似的是香港启德机场,它就位于市中心,飞机掠过深水涉、九龙等闹市的时候,乘客能清楚地看见住家阳台上晒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个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数十年直至关闭都没有出现过大灾难。探究其中的原因,有人说正是因为危险,所以全世界的飞行员都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一点差错,香港的启德机场因此才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机场之一。

危险固然可怕,但比危险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渊薮。这正是“压力效应”——推而广之,人生中的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在肩上压上两根“沉木条”,让它唤醒我们的斗志与韧性?

16、结合文章,解释下面两个词的意思。(4分)

①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护身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写了哪两个事例,请概括一下。(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所说的坠谷事件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最后一句话中的“两根沉木条”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找出能代表文章主题思想的句子,并引用一句名言警句加以阐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浪线句子所说的道理,你在成长过程中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

举例淡—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口技(14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②曳屋许许声( )

23、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不知木兰是女郎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儿含乳啼声 D、不能名其一处也。 举世闻名

24、翻译句子:(2分)

原文: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带点的句子描写的是什么?写这些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投婴于江(6分)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2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②人问其故( )

28、下列句中与“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学而不思则罔 B、人不知而不愠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思而不学则殆

29、你如何评价“投婴者”说的“此其父善游”这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题目: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答案

1、xǐng hang dàn fú 戛 晦 羁 冗

2、A

3、依次是:燥热、飞溅、亢奋

4、C 5、A 6、B

7、①小说②刘成章③丰子恺④《虞初新志》林嗣环⑤落花时节又逢君⑥荷笠带斜阳⑦略

8、略

9、①“臭豆腐”②以“臭”代替“臭豆腐”,又指“臭豆腐”独特的风味,一语双关;而且“臭”字与下句“香”形成鲜明的对照,相得益彰。③略

10、点、磕、退;高超、娴熟;能干、懂事

1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月色、连山

12、动词;既写出了月夜田野的朦胧美,又烘托孩子们对赵庄看戏充满美好的期待心情。13、比喻、拟人;行船飞快,少年们驾船技术的高超;飞;想去赵庄看戏的急切、欢乐心情

14、笛声;被优美的笛声吸引以致陶醉其中而忘了自己。

15、月夜行船

16、①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当时在山林中迷路了,找不到出路。②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危险的两根沉木条。

17、⑴少女挑着两根沉木条安全地穿越危险的鬼谷;⑵香港启德机场坐落在闹市呵,却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机场之一。

18、这是山林中最危险的路段,游客陶醉于周围美妙的景致。

19、危险与压力

20、危险固然可怕,但比危险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渊薮。逆境出人才。

21、略

22、①夹杂②拉

23、B

24、在这是,宾客们没有不改变脸色的,(有的)捋起袖子(想要去救火),(有的)两腿哆嗦着几乎要抢先逃跑。

25、观众听口技的反应,属侧面描写,烘托口技表演的精彩。

26、口技艺人的道具很少且很常见;反衬出口技艺人的高超、精湛的技艺;呼应文首“善”字。

27、①拉②原因

28、C

29、经验有时确实能帮大忙,但情况、条件改变了,我们不能墨守陈规。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66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