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第15课《心声》同步练习1(语文版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一篇名为《小船》的文章进行考察。文章讲述了小学生芦芦失去他的老师刘老师后的心理变化。试卷包括了拼写、词语搭配、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分析等内容。此外,还有另一篇关于掌声的故事《掌声》,通过这个故事来探讨鼓励和理解的重要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考查了学生的拼写能力、词语搭配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涉及了情感分析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此外,还包括对鼓励和理解重要性的讨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声同步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ǎnghū______       xī xī_____窣窣        niǎn______子     quán_______伏

zān________子       发jiǒng______         抽yē_______      léng___角分明

2.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

(1)恍惚                  ①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2)抽噎                  ②肢体弯曲。

(3)蜷伏                  ③一吸一顿地哭泣。

(4)发窘                  ④精神不集中。

3.说说你对程老师安排这次公开课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小船  小船

虽然明明知道,不会有人摇着小船来接他上学了,芦芦还是大清早就拄了双拐,一步一步挪到河边。

他走到那块形状像个小山羊的石头边,吃力地坐下来,又把双拐从胳肢窝下移开,合到一块儿,轻轻搁在“山羊”的脖子上。过去,每天早上,他总是这样,高高兴兴地骑着“山羊”,等待从河边的芦苇丛里窜出一只小船,把他摇到学校去。这只“山羊”,他骑过多少次啦,数也数不清了,“山羊”的背脊都磨得锋光油亮的了。“山羊”是石头的,永远也长不大,永远也不会说话,不会叫;芦芦呢,却是一岁两岁地大了,又高了,肚子里还灌下了一瓶一瓶的墨水——他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啦。

东边的天空火红火红的,青青的芦苇映着这片霞光,微微闪出一种紫色。叶片上有露水,水珠儿是红的,芦芦的头一动,红水珠儿就跟着闪出蓝的、橙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光芒,就像神话里的那种宝珠。不时的,有一只翠绿的小青蛙“噗”一声跳上芦苇,蹲在叶梗上,那水珠就纷纷地往下掉落,落在清碧碧的河水里。

芦芦坐在“山羊”背上,一动不动地盯着这片芦苇。往常,只要太阳光一照到芦苇尖尖上,小船准会从里头钻出来,笔直地驶到他脚下。小船是放鸭用的,小得像个玩具,站在船上的刘老师,小小的个子,圆眼睛,小嘴巴,两根细辫子,也像个快快活活的小姑娘。刘老师会叫一声:“芦芦,上船吧。”然后跨到岸上,让芦芦爬上她的背,小心地上了船,把芦芦安顿到最稳当的地方坐下,又返回去把他的双拐提过来,再接下去,刘老师就用一根竹筒把小船撑到小河深处。河水在身边哗哗地响,风把刘老师的衣服吹得像张开的帆。这时,芦芦总会从书包里掏出一根洗得雪白雪白的芦根,塞到刘老师手里。芦根又嫩又甜,刘老师最喜欢吃了。她总是咬一口,一面哇哇地吮着甜水,一面说:“比梨还好,好极了。谢谢你,芦芦。”有时候高兴,刘老师还会轻轻哼上一段越剧。她是城里插队来的知青,会唱一口很好听的越剧呢。

阳光抹上了芦苇尖尖,小船还没有出来。小船不会出来了,再也没有人摇着小船来接芦芦上学了。十天前,芦芦也是这样坐在“山羊”背上等呀等呀,一直等到日头挂到村口的大白果树梢上,也没有看见小船的影子,芦芦回家告诉妈妈,妈妈生怕刘老师病了,赶紧绕上几里路赶到学校去探望。可是,哪儿都没有刘老师。大家找到河边,河心里孤零零地荡着那只放鸭的小船。就这样,刘老师的尸体被人从河里捞出来了。芦芦听人说,刘老师准是不舒服,头一晕,掉进了水里。刘老师不会游泳,这是芦芦知道的。偏偏那天附近岸上没有人,她就这么沉下去了。芦芦趴在“山羊”身上嚎啕大哭,哭得村里老老少少都掉了泪。老人们说:“唉,天有不测风云啊。”妈妈说:“怎么就偏偏淹死了她呢?把我替了她也好啊!”

芦芦从此沉默了。他变得爱发火,爱哭,有时他一个人跑到这里,一坐就是一天,谁也引不出他一句话,谁也不能把他拖回去。人们可怜他,体谅他的心情。唉,残废的孩子嘛,心灵本来就受着伤,脆弱得像玻璃棒,失去了比妈妈还亲的刘老师,他一时哪能受得了啊。

(选自《黄蓓佳文选》)

4.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请用波浪线画出来,并简要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芦芦从前到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使他变了?你能说几句话来劝劝芦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写刘老师的句子,任选一句试作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把刘老师和课文中的程老师作一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掌  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她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40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起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

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8.文中5、6自然段两处画了横线的句子写掌声,请说说两处掌声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4段中“英子的眼圈红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说掌声给了英子第二次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恍惚      窸窸      捻       蜷

簪        窘        噎       棱

2.(1)—④                        (2)—③

(3)—②                        (4)—①

3.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她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了脑汁,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是应当也必须肯定的。程老师是现实中的人,为求得到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但这种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风气是应当摒弃的。

4.提示:文中写景的句子。理由可从寓情于景等角度入手。

5.天真活泼、快快活活→沉默、爱发火、爱哭。原因是刘老师的死。劝说的话略

6.示例:“比梨还好,好极了。谢谢你,芦芦。”这些话说出来,在学生心里比蜜还甜。(分析时从任一个角度皆可。)

7.提示:围绕刘老师深爱自己的学生,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程老师也爱学生,但有些偏爱,有些不尊重学生来谈。

8.第一次掌声表现了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以打消英子的紧张和自卑;第二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表现给予肯定。

9.由于为难,英子感到很紧张和委屈。

10.掌声使英子精神振作,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努力进取,开始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11.提示:围绕人都是需要掌声,我们既需要别人的肯定,也要鼓励和充分地肯定别人这个角度来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674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