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镇江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检测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考察,涵盖了基础字词、古诗词默写、仿写句子、名著阅读、病句修改、图表分析、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试卷设计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不仅包括基础的字词掌握,还涉及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考察。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古诗词默写能力、句子仿写技巧、名著阅读理解、病句修改方法、图表数据分析以及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

镇江实验学校七年级(上)语文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6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括号里。(6分)

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时,我思绪万千:那bēnténg( )不息的长江,气势páng bó( )的黄河,幅员辽阔的土地,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liáoliàng(     )的歌声。

2.默写(8分)

(1)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描写早春美景、突出春雨可贵的句子是: , 。

(2)《秋词》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其中“ , ”两句,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

(4)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

3.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4分)

(1)

(2) 4.【名著阅读】

武松和林冲都是《水浒传》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请根据两人的身世、性格特点,至少总结出他们的两处相同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就将 改为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6.读下面一份调查表,试用简要语言概括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变化规律。(2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统计表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5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8.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3题。(共14分)

[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9.甲文作者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何感受?请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好在哪里?

例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①……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的第一段把无形、无声、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试举例说明。(4分)

①变无声为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变无味为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乙文中说“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由文中的“这一切”,你还能想到什么?请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回忆你学过的古诗,哪些诗句能表现甲文和乙文中的景物?写在下面。(至少两句)

答: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9题(共14分,)

(一)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4分)

①沿溯阻绝 (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③属引凄异 ﹝ ﹞ ④略无阙处 ﹝ ﹞

15.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2分)

(二)赵襄主学御

①赵襄主②学御于③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④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⑤安于车,人心⑥调于马,而后可以⑦进速致远。⑧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⑨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注释:①赵襄主(晋国国卿);②学御:学习驾御马车; ③王于期,人名;④子:你;⑤安:统一;⑥调:协调;⑦进速致远:跑得快跑得远;⑧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⑨先后:领先、落后

(韩非子《喻老》)

17.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2分)

① 三易马而三后( ) ② 先则恐逮于臣(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19.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0~24题。(共16分)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用自己劳动报酬买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就是我平时最喜欢却舍不得买的那种。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20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钟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甲)________和(乙)________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惟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及格”之列:一看电视就来劲,一翻书本就打呵欠,一碰上考试就发抖。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看看人家的孩子!父母这辈子不指望享你的福,你总要自立于社会吧!”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便垂头不语。现在回想,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作父母的心理的不平衡。捧着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怪,没有疏远,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

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他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位亲人的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为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儿子从小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做事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优点,过去我都忽略或者说漠视了,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计分数。

我感谢社会在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与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

也许,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20.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应该是:A.说出、识别,B.识别、说出(在序号上打“√”。(2分)

21.第三段末尾划横线的句子说:“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这里的“悄悄地”照应了第二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话;这里的“证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计分数”的“不计分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失败记录”指的是_____________(4分)

23.说说本文标题“儿子的礼物”的双重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子女对父母也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回报。

B、宽厚、真诚、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C、作者反思过去,认识到只重视儿子的学习成绩,以致忽视了他身上的许多优点是不对的,并表示深深的自责。

D、在作者看来,年轻人踏入社会的首次成功,足以撑起一生的自信。

三、作文(5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伤心时,家是席席春风,抚平你的忧伤;有难时,家是温馨港湾,为你遮风挡雨;快乐时,家是鼓起帆的船,满载你的笑语与欢欣。http: //    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一件件有趣的家事,一个个有特点的家人,甚至长辈的一声叮咛,亲人的一句说笑,都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

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

不同家庭的成员。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有真情实感;

②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不少于550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737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