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三) 标点符号与病句
一、标点符号。
1.下列句子中依次应填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1)“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喜欢你了。”
(2)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3)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4)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A., , —— , B.: ? ! :
C., ? , —— D.: , : ,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改正过来。
(1)“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2)身边的阿姨唤我快看快看,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
3.(泰州中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今年4月1日,在泰州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D.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
4.(德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5.(南京中考)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6.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
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7.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郭青建是我们蓬溪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文益说:“我们一定要让蓬溪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
C.“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D.游客走进“神奇遂宁”,亲身体验“拜慈善观音,漂中国死海,赏国宝宋瓷,游观音圣湖”之旅。
8.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D.种菜是我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榆林很古,一下车就感觉到了。出站的地方就是残缺的城墙,一条旧街上,坐落着三种不同样式的古楼,人与车在楼下穿行。
B.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炀帝杨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D.现在的天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
10.(柳州中考)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B.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C.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B.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在学习上要虚心上进,否则就要退步,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C.看到张明在带球过人时被撞倒在地,李山走过去问:“伤得严重吗?张明。”
D.因为道路堵塞,考察组比平常多用了二、三个小时才赶到县城里来。
15.(黔南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二、病句。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2.(钦州中考)结合语境,对画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是地级钦州市成立20周年,①市委、市政府把自治区文明城市为总目标,②提出“喜迎撤地建市20周年,共建文明新钦州”的主题活动。③我们中学生和共青团员要积极参加这项活动,④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变城市现状贡献自己!
A.①修改为:市委、市政府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为总目标
B.②修改为:开展“喜迎撤地建市20周年,共建文明新钦州”的主题活动
C.③修改为:我们中学生要积极参加这项活动
D.④修改为:为改变城市现状、提升城市品位贡献自己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在于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D.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5.(南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睡前玩手机、玩电子游戏会影响人的睡眠周期,青少年应避免睡前不玩手机。
B.“三月三”期间,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到旅游胜地旅游。
C.微风吹过,荷花、湖水在风中微微颤动,荡起层层涟漪。
D.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巩固思想道德基础、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部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B.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刚同学没有来。
C.电视节目《爸爸回来了》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昨晚剧场里上演了小品、相声、二人转和一些曲艺节目。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w!w!w.!x!k!b!1.com
D.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医之路。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唆话统统删去。
C.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将通过三年整治,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证号码的权威性、唯一性和准确性。
B.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将形成“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C.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殉难者国家公祭日。
D.实名制用户近3亿左右的支付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C.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12.(青岛中考)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本市将有台风来袭。各相关部门已做好准备,严阵以待。下午四点左右,台风正式登陆,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傍晚时分,南郊部分乡镇出现受灾现象。目前各项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我市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每日客流量达30万人次,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的健康运转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4.下列语段存在两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
①筑路工人在铺设水泥路面的时候,隔五六米就要留条缝隙,叫“伸缩缝”,为的是防止热胀冷缩不拱坏路面。②日升月降,潮起潮落,万事都有轻重缓急。③人生也需要一道缝隙,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喘息的时机,一个让情感得以释放。④海阔天空,你才能心荡神驰,精神抖擞。
错误一: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下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用修改符号改正。
①崇礼县突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等旅游主题形象,扩展了春夏季旅游的知名度。②随着夏季的到来,崇礼县认真细化整合旅游资源。③根据夏季旅游特点,崇礼县先后实施、规划了包括夏季旅游项目在内的113项重点项目。
16.修改下列文段中画线的两个病句。
中国儿童文学作为拥有至少3亿名以上读者的文学门类,已经得到很多人的重视。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1℅,人均图书阅读量均有增长。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阅读量最大,人均10.68本左右。
17.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专项复习(三) 标点符号与病句
一、1.A 2.(1)将冒号改为逗号。 (2)“才不呢”后面用感叹号,“才不呢”到“不新鲜了吗”加双引号。 3.C(解析:句号移至反括号之后。) 4.A(解析:B项问号改为逗号;C项句号应该在引号内;D项顿号改为逗号。) 5.B(解析:“和”前面的顿号去掉。) 6.C(解析:问号应为句号。) 7.A(解析:B项中的冒号应为逗号;C项中的问号应为逗号,“同学们”后面的句号应为问号;D项中后三个逗号应为顿号。) 8.B(解析:A项中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C项中的省略号应删去;D项中的三个顿号都应为逗号。) 9.C(解析:“可以欣赏”后面的逗号应为分号。)
10.D(解析:D项中的问号应该放在引号里面。) 11.D(解析:A项中句号应移到引号外面;B项中的顿号应去掉;C项应去掉第一个冒号。) 12.D(解析:A项“种蔬菜”“纺棉花”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B项主题、话题等名称不能用书名号,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C项引用的是一句完整的话,应将句号放在引号内。) 13.D(解析:A项“说”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B项“怎么回事”后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李莉”后面的句号应改为问号;C项应去掉“等”或省略号。) 14.B(解析:A项最后一句话是对前面所说的话的总结,因此第二个分号应改为冒号,表示分总关系;C项是倒装问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因此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将句号改为问号;D项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二三”之间的顿号删掉。) 15.B(解析:A项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引用的文字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第二个逗号删掉;D项省略号不能和“等等”连用,删掉“等等”和它前面的逗号,或者将省略号改为逗号。) 二、1.D(解析:“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意思是“使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显然与常理相悖,是病句,应改为“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2.D(解析:D项缺宾语中心语,应在“自己”后面加上“的力量”。) 3.C(解析:A项中应在“水草”后添加“所发散出来的清香”;B项中应删去“能否”;D项中应在句尾添加“的传统”。) 4.B(解析:A项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在“留意”前加上“是否”;C项缺主语,删掉“使”;D项前后矛盾,删掉“所有”。) 5.D(解析:A项两面失衡,在“关键看他”后加上“是否”;B项缺少主语,删去“使得”;C项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氛围”。) 6.D(解析:A项否定不当,删掉“不”字;B项语义重复,“许多”“大量的”删掉其一;C项搭配不当,将“荷花、湖水在风中微微颤动,荡起层层涟漪”改为“荷花在风中微微颤动,湖水荡起层层涟漪”。) 7.C(解析:A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就”改为“才”;B项前后矛盾,在“都”字前面加上“基本”或“差不多”;D项分类不当,“曲艺节目”就包含了“小品、相声、二人转”,将“和”改为“等”。) 8.A(解析:B项语义重复,去掉“具体”或将“具体详情”改为“具体情况”;C项成分残缺,在“奏章”后面加上“的地方”;D选项语序不当,将“相当危险”与“极其困难”互换位置。) 9.D(解析:A项表意不明,“他的两个孩子”是弟弟的还是哥哥的不明确;B项重复啰唆,“不必要”与“啰唆”意思重复,去掉其一;C项否定不当,把“免”删去。) 10.C(解析:A项语序不当,“权威性”和“准确性”对调;B项缺宾语,在“信息系统”后加“的制度”;D项成分累赘,“近”或“左右”删去其一。) 11.B(解析:A项缺宾语,在最后加上“的意识”;C项搭配不当,将“和规模”去掉或在“规模”前面加上“加大了校园环境改造的”;D项否定不当,将“不要”去掉。) 12.下午四点左右,台风正式登陆,狂风呼啸,密集的雨点落了下来。 13.①“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句中删掉“急剧”或把“锐减”改为“减少”;②“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句中将“态度”改为“水平”,或将“提高”改为“好转”。 14.① 去掉“不拱坏路面”中的“不”。 ③ 在“得以释放”后加“的空间”。 15.①句中将“扩展”改为“提高”,用换用号;③句中将“实施”和“规划”调换位置,用调位号。 16.①删掉“以上”;②删掉“左右”。 17.①将“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②“改善”改为“提高”;③在句末加“的口号”或“的目标”或“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