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皇帝的新装
考点1 梳理情节
请以“新装”为线索,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故事的引子:皇帝爱新装;
故事的开端:骗子“做”新装;
故事的发展:君臣看新装;
故事的高潮:游行穿新装;
故事的结局:揭穿假新装。
考点2 人物描写
本文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请赏析下面人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皇帝自己其实很心虚,对自己是否聪明不自信;“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他自己看不见那块布,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
考点3 想象夸张
这篇童话夸张离奇,想象奇特,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极度的夸张正是借助于作者丰富的想象来完成的。比如写两个骗子所设下的骗局,想象就非常奇特。骗子声称他们做的新衣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于是,各色人等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成百上千的人都在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称赞皇帝的“新装”,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称职( ) 钦差( ) 随声附和( ) 骇人听闻( )
,御
,滑
,章 ,头
2.依次填入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这些衣服________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2)他们急迫地________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
(3)(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________一下他的新衣服。
A.轻柔 请求 炫耀 B.温柔 命令 炫耀
C.轻柔 命令 吹嘘 D.温柔 请求 吹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声附和,纷纷表示赞同。
B.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莫言火了,莫言的书也火了,所有的书店,凡是跟莫言有关的书都被抢购一空,这真是骇人听闻。
C.大熊猫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得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也忍俊不禁。
D.一阵雷雨过后,树枝上落下了一只鸟儿,然而,它已经不可救药一动不动了。
4.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5.下列句中冒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B.他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钦差大臣好: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C.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D.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回答下面问题。
6.皇帝还未评价骗子织的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抢先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第二自然段中“这可骇人听闻了”一句中的“这”字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个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描写皇帝?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却又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为什么这样自相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皇帝和随员都说了谎,他们用意相同吗?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
12.(2016·湖南张家界中考)语文实践活动。
张家界市某中学准备举行“走近曹文轩”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今年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我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回答《每日新报》记者时说:“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对待。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1)请问画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曹文轩的作品中少年们的成长及周边的生长环境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展现的——他借助儿童特有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很好地完成了对纯美世界的构筑。他的唯美世界是由其家乡苏北农村特有的大麦地、芦苇荡、油麻地、草垛、小河、水牛、船只等构成,乡土风情孕育了其小说中特有的乡土风貌。他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他作品还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
四月蔷薇养蚕忙,
姑嫂双双去采桑。
桑篮挂在桑树上,
抹把眼泪捋把桑。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也端阳,那也端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