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政治

10.1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练习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这一主题,涵盖了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法律责任等概念。题目类型多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同时也能认识到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涉及违法行为的定义、分类、法律责任及社会危害性等多个方面。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 B、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C、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关于违法行为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轻微的社会危害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④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⑤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⑥犯罪的特征体现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

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③④⑥D、①④⑤

3、所有违法行为的共同之处在于 ( )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 ②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③被侵权者只可通过诉讼维权 ④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4、湖北省成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一审公开宣判,判决被告人刘汉、刘维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是因为( )

A、他们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B、他们实施了不道德、非正义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C、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触犯我国刑法 D、任何人实施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5、七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①小兔子乖乖: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否则害人害己 ②笨笨鸟:牛牛受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笨笨鸟下次不再干了 ③绿魁0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 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漫画中这些霸气十足的“小混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纠正,发展下去最大的可能是( )

A、被判处死刑 B、成为同学们的“保护伞” C、成为同学们最好的朋友 D、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我市交警部门开展了打击“醉驾”(酒后驾车)的专项行动,以下对“醉驾”说法正确的是( )

A、醉驾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是犯罪行为 B、醉驾只要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就不是违法行为 C、醉驾违反了交通法律法规,是一种违法行为 D、醉驾只是一种不良行为

答案:A 8、小飞是胡家店村村民。这年秋天他看别人做水果生意发了财,渴望暴富,贷款3万元到广州进了两汽车广柑。由于路途遥远,又遇上冻害,回来一卸车,广柑就整筐整筐地烂掉,不仅没挣着钱,反而赔进一万元。这次赔了钱,他变得更加焦躁不安。裴小飞想起了有些人的开导:“要想富,走邪路;要发财,靠胡来”,于是他走上了贩卖假药的邪路。几个月下来,着实赚了一笔大钱,他的行为(  )

①危害社会秩序   ②败坏社会风气    ③是发家致富的捷径   ④导致违法犯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9、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副市长、公安局长王立军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这一判决体现了 (    )

①生活离不开法律

②对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③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原则

④触犯法律必将受刑罚处罚

A、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0、愚人节这天,小李用公用电话拨打119报警,慌称有火灾。对他的行为,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愚人节这天,这样做是允许的

B、这种行为属于犯罪,应受刑罚处罚

C、这种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应受法律处罚

D、这种行为只要没有产生严重后果,就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非选择题

11、【严防暴力袭击、学会保护自我】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 暴力恐怖袭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这种性质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2) 当暴力恐怖袭击发生在你身边时,你应该如何做?

12、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 “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 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 其重要环节是什么?(3) 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D2.B 3. C4.C5. 6.D7.A8.B9.C10.C

11.(1)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 (2)采取有效方法迅速避险;及时打110报警;告知周围的群众紧急避险;协助群众疏散等 12.(1)行政违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民事制裁 (2)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3)国家角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文明出行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完善交通设施等。公民角度:要重视道德修养,遵守交通法规,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等。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20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