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秦汉时期的西域开拓和丝绸之路展开。题目涉及汉代对匈奴的反击、西域都护的设置、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性、王昭君出塞的影响、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军事行动等内容。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汉代在西域经营上的成就以及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所涉及的知识点

汉代在西域的开拓及其与匈奴的关系,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1.汉代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始于(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公元前 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 ,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3.想一想,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杰出将领有( )

①卫青 ②霍去病 ③窦固 ④窦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5. 时,王昭君嫁给了 ,为汉匈友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6.汉朝时,人们把 和 以西的地区称为西域。

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与西域各族通好

C.准备设立西域都护 D.开通丝绸之路

8.看图回答:

(1)图中拜别汉武帝的使者是 。

(2)出使的目的地是 。

(3)出使的地区就是今天的 。

(4)西汉管理上述地区的机构是 。

9.阅读下列材料: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请回答:

(1)西域的地理范围是指 。

(2)张骞生活在 (皇帝)在位时期。

(3)张骞出使西域成功的同时,也沟通了哪条中西交通要道?

10.昭君出塞,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11.有人说,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是一样的,都从根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原因。

12.简单介绍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

一、单项选择题

1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

①公元前l38年②公元前119年③公元前60年④公元73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我国最早享有国际盛誉的物品是( )

A.丝织品 B.瓷器 C.茶叶 D.青铜器

二、填空题

15.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终点是 。

三、历史谜语

16.保护幼苗(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17.妙手回春(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四、活动与探究

18.有人认为,汉武帝以前的皇帝软弱,对匈奴只能退让和亲,汉武帝雄才大略,敢于反击匈奴,所以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原因。

19.我国中原地区种植葡萄、石榴、核桃等植物的历史,有人说始于汉代,有人说始于秦代。你认为哪一种说法对?请说明原因。

20.画一画汉朝丝绸之路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答案:

第16课

1.D 2.60西域都护3.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4.A 5.汉元帝 呼韩邪单于6.玉门关 阳关7.A 8.(1)张骞 (2)西域 (3)新疆 (4)西域都护府9.(1)玉门关和阳关以茜,包括今天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方 (2)汉武帝 (3)丝绸之路 l0.昭君出塞和呼韩邪单于和亲,使北部边疆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定,这为加强汉匈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受到后人的尊敬。 11.不同意这种看法。汉初因为国力不足,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但未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而汉元帝时的“和亲’’是在匈奴已无力对抗西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的情况下出现的,体现了汉匈友好。 12.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13.A l4.A l5.长安 欧洲 16.卫青 17.霍去病 l8.上述说法是错误的。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固然与帝王的个人性格有一定关系,但却不是决定关系。国策的变化归根到底与国力强弱有关,汉初因国力不足,只好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国力强大,决定了他可以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胜利。 19.应该是始于汉代,因为葡萄、石榴、核桃等植物原产于西域。汉代张骞通西域后,这些植物才在中原引种。20.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896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