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历史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其背景展开,旨在考察学生对五胡名称及分布、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及意义的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具体史实,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此外,还涉及一些关于民族融合和历史规律的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全面理解,包括改革的具体措施、背景、影响以及历史评价。同时,还涉及民族融合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历史规律。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能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理解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知道各民族互相学习、影响,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一首优美和谐广为传诵的民歌,它产生在( )

A.匈奴族 B、 羌族 C、 柔然族 D、 鲜卑族

*2.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

4.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

5.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8.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①魏主指谁?②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③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④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

2、问答题

“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恩格斯)

“野蛮的征服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

试以北魏孝文帝改革论证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话

*三、 课堂延伸

〖老马识“图” 〗

1、请你在上面地图上用不同符号标出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移大致方向,并标出北方少数民族迁移的大致范围和人口分布地区。(提示:做以下图例:北方少数民族迁移方向;北方少数民族迁移大致范围;人口南迁方向;人口南迁分布地区)

2、“五胡”指的是哪些民族?

3 、人口迁移对江南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D 2、D 3、A 4、D 5、A 6、D 7、A 8、C 9、C 10、D

课堂回顾

1、①孝文帝。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④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特别是实行汉化政策,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等,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不得不适应汉族封建的经济形态,甚至还不得不采用汉族的语言。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三、 课堂延伸

1、(略)

2、匈奴、鲜卑、羯、氐、羌

3、为南方补充大量劳动力,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经验,促进江南经济快速发展。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0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