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生物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单元卷·测试卷】(解析版)

试卷简介

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包括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1. 海盐奶茶是一种饮品,以水、牛奶、红茶、糖、盐等为原料制作,其中为人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包括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1. 海盐奶茶是一种饮品,以水、牛奶、红茶、糖、盐等为原料制作,其中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 )

A.水 B.盐 C.牛奶 D.糖

【答案】D

【详解】A.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生理活动,但本身并不为人体提供能量,A错误。

B.盐属于无机盐,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参与调节体液平衡和多种生理活动,但同样不为人体提供能量,B错误。

C.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这两种物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在此题中,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类,C错误。

D.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可见,海盐奶茶中,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D正确。

故选D。

2. 吃年糕是海南春节期间民间饮食风俗之一。年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其在人体内的消化始于( )

A.口腔 B.食管 C.胃 D.小肠

【答案】A

【详解】A.口腔中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糯米粉主要成分是淀粉,所以其消化始于口腔,A正确。

B.食管只是食物通过的通道,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不会对糯米粉进行消化,B错误。

C.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胃中含有胃蛋白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质,而不是淀粉,所以糯米粉在胃中不会被消化,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等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但不是消化的起始部位,D错误。故选A。

3. 我国政府启动“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名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B.夜盲症、神经炎

C.坏血病、佝偻病 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答案】A

【详解】A.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A正确。

B.维生素A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黏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B错误。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抵抗力下降等,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C错误。

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D错误。

故选A。

4.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可在①初步消化

B.②参与淀粉消化

C.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⑤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

【答案】C

【详解】图中①口腔,②胃,③胰,④小肠,⑤肝。A.脂肪在①口腔中不能消化,最初在④小肠中初步消化,故A错误。

B.②是胃,不能参与淀粉的消化,故B错误。

C.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故C正确。

D.⑤肝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有消化酶,故D错误。故选C。

5. 下列器官中,既属于消化道,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A.该图中结构是胃,其属于消化道,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因此胃既属于消化道,又能分泌消化液,A符合题意。

B.该图中结构是大肠,其属于消化道,但不能分泌消化液,B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中结构是胰,其属于消化腺,不属于消化道,C不符合题意。

D.该图中结构是肝,其属于消化腺,不属于消化道,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某小组在进行“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实验时,按要求完成每一步实验,计算所得数值低于资料中查阅到的能量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花生种子偏小 B.有热量散失

C.计算出错 D.未重复实验

【答案】B

【详解】A.虽然花生种子的大小会影响其燃烧时释放的总能量,但只要我们确保测量的是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并且燃烧过程充分,那么种子大小对最终能量值的影响应该是可以忽略的,A不符合题意。

B.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燃烧产生的热量不可能完全被我们的测量装置所捕获,总会有部分热量以辐射、对流等方式散失到环境中。这种热量散失会导致我们测量到的热量值偏低,从而计算出的能量值也偏低,B符合题意。

C.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但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并且仔细核对每一步的结果,就可以将计算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C不符合题意。

D.重复实验是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然而,即使我们没有进行重复实验,只要单次实验的过程和测量都是准确的,那么计算出的能量值也应该与理论值相近,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混合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入 37 ℃的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含有( )

A.胆汁、胰液、肠液 B.胰液、肠液、唾液

C.唾液、胃液、肠液 D.胃液、唾液、胆汁

【答案】A

【详解】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配制的消化液是胆汁、胰液、肠液。而胃液和唾液都不能消化脂肪,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研究人员给小鼠喂食4周高果糖饮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形态,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肠液中的酶有助于糖类的消化

B.高果糖饮食可使小肠绒毛变得更长更密

C.设置“正常饮食+清水”组是为了进行对照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组成,利于吸收营养

【答案】A

【详解】A.小肠内有肠腺,可分泌肠液,但是该实验缺乏对照组,该实验无法证明肠液中的酶有助于糖类的消化,故A错误。

B.对照图示可知,“正常饮食+高果糖”组的小肠绒毛更长,更密,因此,说明高果糖饮食可使小肠绒毛变得更长更密,故B正确。

C.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分析实验可知,变量是高果糖,因此设置“正常饮食+高果糖”组是实验组,设置“正常饮食+清水”是对照组,目的是形成对照,故C正确。

D.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故D正确。

故选A。

9.肉粽子的馅料主要是糯米与五花肉,含多种营养物质。下列均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 )

A.蛋白质和脂肪 B.无机盐和蛋白质

C.淀粉和维生素 D.无机盐和维生素

【答案】A

【详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其中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由此可见,下列均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蛋白质和脂肪,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 组成细胞的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水 ②脂质 ③蛋白质 ④核酸 ⑤无机盐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C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①水、⑤无机盐,属于无机物;②脂质、③蛋白质、④核酸属于有机物,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11.一般情况下,人体最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答案】C

【详解】脂肪是人体最主要的储能物质,在体内储存能量,当人体需要时可分解供能。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可直接供能;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但不是主要储能物质;维生素不提供能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酸菜搅团是三秦大地的一道特色农家小吃,口感鲜美,辣中带酸,别有一番风味。在搅团等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运动系统 B.泌尿系统 C.消化系统 D.内分泌系统

【答案】C

【详解】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主要功能是运动,是任何动物产生各种动作,A不符合题意。

B.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泌尿和排尿,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C符合题意。

D.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主要作用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

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C.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D.本着节约食材的目的,本实验过程不需要设置重复实验

【答案】D

【详解】A.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A正确。

B.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B正确。

C.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核桃仁使水的温度上升最高,因此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C正确。

D.本着节约食材的原则,但为了实验的可靠性,应该设置重复实验,D错误。

故选D。

14. 如图,某同学用纸制作了小肠横切面模型。用一张纸卷成圆筒表示小肠外壁,另一张纸折叠出皱褶模拟小肠内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壁只有两层细胞

B.皱褶模拟小肠的皱襞

C.皱襞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D.此模型未能模拟出小肠绒毛

【答案】A

【详解】A.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故A错误。

BCD.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图中的折叠的皱褶模拟了小肠的皱襞,皱襞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图中未能模拟出小肠绒毛,故BCD正确。

故选A。

15. 下列维生素种类及缺乏症对应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夜盲症 B.维生素C——白血病

C.维生素B1——脚气病 D.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

【答案】B

【详解】A.人体如果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故A正确。

B.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故B错误。

C.缺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故C正确。

D.缺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D正确。故选B。

16. 李奶奶被诊断出了胆管阻塞,作为实习医生的孙女给奶奶讲解病情并给出建议。下列是孙女的讲解,你认为不妥的是( )

A.李奶奶体内出现堵塞的部位是胆管 B.胆囊储存的胆汁无法流入小肠

C.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脂肪酶 D.李奶奶近期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答案】C

【详解】A.胆管阻塞可能是胆管狭窄、胆管结石、胆管癌等原因导致,因此李奶奶体内出现堵塞的部位是胆管,故A正确。

B.胆管是连接胆囊和小肠的重要管道,负责将胆囊储存的胆汁输送至小肠参与消化过程。若胆管堵塞胆囊储存的胆汁无法顺利流入小肠,会导致小肠中的脂肪消化受阻,故B正确。

C.肝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能够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故C错误。

D.胆管阻塞患者应减少摄入油腻的食物,因为油腻食物含有大量脂肪,而进入小肠中的胆汁过少,不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李奶奶近期要少吃油腻的食物,故D正确。

故选C。

“健康中国2030”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利用食物预防和缓解慢性疾病及亚健康并制造出相关健康产品,对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意义重大。然而,食物在人体内发挥的营养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人体消化分解的过程及其产物是什么。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人体健康需要合理的营养供应。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18. 如图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剪刀1”和“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模拟的消化原理与胃蠕动的原理相同

B.“剪刀1”模拟的物质仅在口腔中存在

C.只有肠液中含有“剪刀2”模拟的物质

D.“剪刀1”和“剪刀2”模拟的物质都是由消化腺分泌的

【答案】17. B 18. D

【详解】17. 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可通过食用动物肝、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虽然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胡萝卜等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A正确。

B.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神经炎等,适量吃粗粮、糙米可预防脚气病、神经炎。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B错误。

C.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等,动物肝、鸡蛋、鱼肝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C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补充碘,故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D正确。

故选B。

18. A.化学性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物质成分发生变化,图中模拟的是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胃肠的蠕动,把大的食物颗粒变为小的食物颗粒,物质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图中模拟的消化原理与胃蠕动(物理性消化)的原理不相同,A错误。

B.“剪刀1”代表的是唾液淀粉酶,口腔内的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都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因此“剪刀1”模拟的物质在小肠中也存在,B错误。

C.“剪刀2”代表的是能够把糖类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的酶,在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因此不仅仅肠液中含有“剪刀2”模拟的物质,C错误。

D.无论是“剪刀1”还是“剪刀2”模拟的物质都是消化液中的酶,它们都是由消化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由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而胰液中的消化酶是由胰分泌的,肠液中的消化酶是由肠腺分泌的,D正确。故选D。

19.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馅料多是小枣、豆沙、鲜肉等。观察如图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糯米富含淀粉,可以在⑥中被分解为葡萄糖

B.鲜肉富含蛋白质,在③中初步进行消化

C.粽子中的水和无机盐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D.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④被吸收

【答案】A

【详解】图中:①肝,②胆囊,③大肠,④胃,⑤胰脏,⑥小肠。A.淀粉在口腔中初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在⑥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故A正确。

B.蛋白质在④胃中,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多肽;③大肠无消化蛋白质的功能,故B错误。

C.水和无机盐属于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故C错误。

D.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⑥小肠被吸收,④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等,故D错误。

故选A。

20.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特色美食。关于羊肉在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羊肉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B.肝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酶,可帮助消化羊肉

C.羊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

D.小肠壁上肠腺分泌的肠液能够消化羊肉中的脂肪

【答案】B

【详解】A.羊肉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部分,其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同时,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分解羊肉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使其变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A正确。

B.肝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内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将脂肪乳化成微小的脂肪颗粒,加速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B错误。

C.羊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C正确。

D.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可见,小肠壁上肠腺分泌的肠液(包括脂肪酶)能够消化羊肉中的脂肪,D正确。

故选B。

21. 我们的祖先从很早之前就利用微生物制作了多种美味的发酵食品,很多发酵工艺保留至今。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尝试制作泡菜,通过资料查找,了解到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会发生中毒。兴趣小组同学每天测量不同盐浓度下白萝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依据数据绘制如下曲线。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白萝卜开始食用比较合适的时间是在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在腌制之后的多少天( )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答案】C

【详解】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会发生中毒,由图可知,白萝卜在腌制4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降低,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比较适合开始食用。故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白萝卜在腌制4天后开始食用比较合适,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I加入2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B.37℃模拟口腔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C.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

D.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乙过程①只发生在口腔,a是淀粉酶,b是葡萄糖

【答案】D

【详解】A.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部分消化成麦芽糖。试管I加入2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A正确。

B.唾液淀粉酶在37℃时活性最高,有利于淀粉的消化。故37℃模拟口腔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B正确。

C.试管Ⅱ中的清水没有消化酶,所以馒头中的淀粉不会分解,遇碘液呈蓝色反应。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C正确。

D.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a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b葡萄糖,淀粉的分解不只发生在口腔,D错误。故选D。

23. 图甲乙表示A、B、C三种食物中一些营养物质含量相对值。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据图甲所知,经常食用食物A易患高血脂症

B.据图乙所知,食物A有利于预防佝偻病

C.据图乙所知,多食用食物B可防治夜盲症

D.据图乙所知,食物C有利于预防神经炎

【答案】D

【详解】A.分析柱形图甲可知,图甲中食物A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是人体的储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因此,多吃含脂肪高的食物会造成脂肪堆积,易引起肥胖,使人患高血脂症,A正确。

B.据图乙所知,食物A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易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食物A有利于预防佝偻病,B正确。

C.柱形图乙中食物B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预防夜盲症(或皮肤干燥、干眼症),C正确。

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据图乙所知,食物C不含维生素B1,无法预防神经炎,D错误。故选D。

24. 在当代,关注微信朋友圈成了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晒”包围着。你看,四位网友在网上晒的午餐,哪一位的最合理(  )

A.网友“上善若水”:牛肉面(面+牛肉片)

B.网友“御云”:炸鸡两块+奶茶一杯+薯条一包

C.网友“风平浪静”:油炸馒头+炸鱼+奶茶一杯

D.网友“米老鼠”:米饭三两+碎肉豆腐+蔬菜汤

【答案】D

【详解】A.牛肉面(面 + 牛肉片)主要含有糖类、蛋白质等,缺少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不全面,故A错误。

B.炸鸡两块 + 奶茶一杯 + 薯条一包主要含有脂肪、糖类等,缺少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营养不全面,故B错误。

C.油炸馒头 + 炸鱼 + 奶茶一杯主要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缺少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不全面,且油炸食品过多不健康,故C错误。

D.米饭三两提供糖类,碎肉豆腐提供蛋白质,蔬菜汤提供维生素等,营养较为全面,故D正确。

故选D。

25.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图一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I层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二中曲线①表示

B.图一I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坏血病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要适量多吃图一中I、Ⅳ层食物

D.图一中V层食物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乙部位

【答案】A

【详解】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图一“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Ⅰ层是谷类;Ⅱ层是蔬类水果类;Ⅲ层鱼、肉、蛋类;Ⅳ层是豆奶类;Ⅴ层是油脂类。

图二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甲是咽和食管,乙是胃,丙是小肠;纵坐标表示食物未被消化的程度,曲线表示①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②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③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A.图一中Ⅰ层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符合图二中的①曲线,A正确。

B.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图一Ⅱ层食物是果蔬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坏血病,B错误。

C.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蛋白质的需求大,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故应多吃图一中Ⅲ、Ⅳ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错误。

D.图一中Ⅴ层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脂肪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丙部位(小肠),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26.(12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应用“基因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培育杂交马铃薯新品种“优薯1号”。图甲是“优薯一号”中的淀粉、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物质。图乙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1~8表示不同的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A表示 ,蛋白质经过A过程后的终产物b是 。

(2)“优薯一号”中的胡萝卜素可以改善夜盲症,这是因为 。(2分)

(3)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是由图乙中的结构[ ] 和[ ] 分泌的。

(4)小麦和马铃薯都含有丰富的淀粉,用小麦制成的馒头,是大家餐桌上常见的主食。下面是校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①以上可形成 组对照实验,设置3号试管是为了模拟探究在口腔中 对馒头的消化所起的作用。

②若选1号和4号作对照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 (2分)。

【答案】(1)消化 氨基酸

(2)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3)5胰 6小肠

(4)4/四 舌的搅拌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馒头中淀粉的作用是否有影响

【详解】图甲中:A是消化,B是吸收;a是淀粉的消化产物葡萄糖,b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氨基酸。

图乙中:1咽,2口腔,3食管(食管),4胃,5胰,6小肠,7大肠,8肝。

(1)图甲中过程A表示消化,这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对于蛋白质来说,经过消化过程后的终产物b是氨基酸,这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2)“优薯一号”中的胡萝卜素可以改善夜盲症,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是视网膜上视紫红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等视觉问题。

(3)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是肠液和胰液。肠液是由6小肠壁分泌的,而胰液是由5胰分泌的。这两种消化液中都含有能够分解淀粉和蛋白质的酶,因此具有广泛的消化能力。

(4)①以上实验可以形成4组对照实验,分别是1号和2号(变量是唾液的有无)、1号和3号(变量是舌的搅拌)、1号和4号(变量是温度)、1号和5号(变量煮沸的唾液)。其中,设置3号试管是为了模拟探究在口腔中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所起的作用。通过对比3号试管(不搅拌)和1号试管(充分搅拌)的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②若选1号和4号作对照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馒头中淀粉的作用是否有影响。1号试管在37℃下进行实验,而4号试管在0℃下进行实验。通过对比这两个温度下的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7.(12分)人的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面是有关小肠的资料和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资料一: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成人小肠长5~7米。小肠黏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襞,黏膜表面长约0.5~1.5毫米的小肠绒毛突入肠腔,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1000~3000根微绒毛,每根微绒毛长约1~1.4微米(1微米= 0.001 毫米),粗约80纳米(1纳米= 0.001 微米)。

资料二:肠腺是小肠黏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1)资料一所述的皱襞、小肠绒毛、微绒毛,在上图的结构序号分别是 。小肠的这三种结构和小肠的长度使小肠具有 ,这与小肠的 功能相适应。由资料一和结构示意图可知小肠的2 壁很薄,只有 构成,由图可看出该结构内分布着丰富的4 ,这些结构特点与小肠的 功能相适应。

(2)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是分布在小肠壁内的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这些酶参与的食物消化过程属于 (填“物理性”或“化学性”)消化。除肠液外, 分泌

的 也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该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的起始部分—— 。

【答案】(1)1、2、3 巨大的表面积 消化、吸收 小肠绒毛 —层柱状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吸收

(2)5 化学性 胰 胰液 十二指肠

【详解】(1)资料一和题图可知:1是皱襞,2是小肠绒毛,3是微绒毛。小肠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的这些皱襞、小肠绒毛、微绒毛,这些特点使小肠有了巨大的表面积,这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由资料一和结构示意图可知,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4毛细血管,2小肠绒毛壁和4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2)图中的5肠腺分布在小肠壁内,肠腺分泌的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这些酶参与的食物消化。把糖类消化成葡萄糖,把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把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属于化学性消化。另外胰分泌的胰液也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胰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的起始部分十二指肠。

28.(7分)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之一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表是某饼干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表中的碳水化合物指的是糖类,营养素参考值是指每100克食物中所含物质的量占健康成年人一天总需求量的百分比。

营养成分表

资料二:研究表示,适当的中高强度运动如打羽毛球、跑步等可明显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阻运动如俯卧撑、举哑铃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

请分析回答:

(1)除了营养成分表上的营养物质外,饼干中还缺少蔬菜水果中富含的 ,把饼干当正餐容易导致营养 。参考资料一分析,每100克饼干中脂肪占到人体一天总需求量的 %,多吃容易引起肥胖。

(2)糖类参与细胞的 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运动时若糖类不足, 将作为备用能源被消耗,所以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肥胖。

(3)预防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 。(2分)

【答案】(1)维生素 不均衡 43

(2)呼吸 脂肪

(3)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合理即可)

【详解】(1)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根据资料一中的营养素参考值可知,饼干中还缺少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缺少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等,故把饼干当正餐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不良)。参考营养成分表,每100克饼干中脂肪占到人体一天营养素总需求量的43%,多吃容易引起肥胖。

(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人体使用。当糖类不足时,脂肪将作为备用能源被消耗释放能量。因此,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肥胖,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的消耗。

(3)预防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的措施。均衡饮食可以确保人体获得所有必需的营养素,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适当运动则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心肺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29.(9分)阿卡波糖是国外首发的口服降糖药,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型新药,某科研所研究了植物来源的两种药品生物碱(NB)和黄酮(CH)对餐后血糖高峰的影响。为此,利用生理状况相同的若干小鼠(小鼠在生理结构、器官结构、免疫系统、代谢途径等方面与人类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小鼠的基因与人类有较高的相似度,约90%的基因与人类相似)进行实验,处理方式是:灌胃(用灌胃器将溶液由口直接注入到胃中),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灌胃小鼠后,淀粉在其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该物质由小肠肠腔经过以下部位形成餐后血糖,将这些部位按正确路径排序: (填字母,2分)。

A.血液 B.毛细血管壁细胞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2)第2、3组与第1组相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

(3)第2、3组还可与第 组形成对照,可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 (2分)。

(4)科研人员为研究生物碱(NB)和黄酮(CH)能否代替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还做了一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将等量且适量溶于生理盐水的 灌胃10只与上述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后,在相应的时间检测其血糖值。

【答案】(1) 葡萄糖 CBA

(2)生物碱(NB)和黄酮(CH)能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值

(3) 4 NB和CH二者共同使用比单独使用降低餐后血糖高峰的效果更好。

(4)阿卡波糖

【详解】(1)糖类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因此,灌胃小鼠后,淀粉在其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该物质由小肠肠腔经过以下部位形成餐后血糖,将这些部位按正确路径排序: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毛细血管壁细胞,A血液。

(2)1、2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NB;1和3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CH;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生物碱(NB)和黄酮(CH)能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值。

(3)2、3组和4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NB+CH,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分析数据比较可知,NB和CH二者共同使用比单独使用降低餐后血糖高峰的效果更好。

(4)科研人员为研究生物碱(NB)和黄酮(CH)能否代替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实验的变量是添加不同的药物,其他的条件保持相同,所以将等量且适量溶于生理盐水的阿卡波糖灌胃10只与上述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后,在相应的时间检测其血糖值。

30.(10分)招远有很多的美食,绿豆粉浆饭、水盘芝麻糖、招远蒸丸、毛蛋、单家羊汤等都是招远美食的代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美食的味道,对食品安全与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2为平衡膳食宝塔。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的过程叫作营养物质的吸收。

(2)图1中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

(3)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了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4)图1展示了人体的吸收器官,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是______,并写出其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一条即可,2分)。

(5)中国营养学家将平衡膳食宝塔分为五层,其中第一层为谷薯类等,它们营养成分中的糖类物质主要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 。

(6)某同学偏爱肉食、甜食,体重明显超重,请根据均衡膳食有利健康的基本要求,为该同学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2分)

【答案】(1)循环系统

(2)④

(3)吸收 合理膳食

(4)⑦ 长度长,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与营养物质接触面积大,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一条即可)

(5)能量

(6)应该适当加强锻炼(要注意均衡膳食,不要吃太多甜食、一日三餐的比例适当等)

【详解】图1中:①口腔,②食管,③肝,④胃,⑤胰,⑥大肠,⑦小肠,⑧肛门。

图2中: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第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第三层为动物性食品,第四层为奶制品、豆制品,第三、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第五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

(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变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如小肠)进入循环系统,这一过程叫做营养物质的吸收。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图1中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④胃,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3)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具有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强大的吸收能力。然而,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选择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但长期来看,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为小肠的吸收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营养需求至关重要‌。针对这一问题,《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平时应注意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

(4)⑦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与此相适应,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5)‌中国营养学家将平衡膳食宝塔分为五层,其中第一层为谷薯类等,它们营养成分中的糖类物质主要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谷薯类食物在平衡膳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6)由于该同学偏爱肉食和甜食,导致体重明显超重。为了健康,他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应该适当加强锻炼(要注意均衡膳食,不要吃太多甜食、一日三餐的比例适当等)。根据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他应适当减少肉食和甜食的摄入,因为肉食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而甜食中含有较多的糖类,过多摄入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肥胖‌。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433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