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语文

5 童趣学案及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童趣》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试卷涵盖了预习部分、课堂练习以及拓展练习。通过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识记文言词汇、划分朗读停顿、填空、解释词语、翻译句子以及回答问题等多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试卷还涉及课外文言文阅读,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养。

所涉及的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包括词汇积累、句式解析、成语运用以及文言文翻译。

5 童 趣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识记文言词汇,理解并积累“明察秋毫”“夏蚊成雷”“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的意思及妙用;品位文中的精彩语句。

3.学会观察、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一、课前预习(4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读音写汉字。(9分)

项为之强(   ) 童稚( ) 鹤lì( )云端

土lì (   ) 怡( )然 凹者为hè( )

lài( )虾蟆 明察秋háo( ) 藐( )小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0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

3.填空。(6分)

(1)本文选自________ _____。作者是 ,字___________,清代 家。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4.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15分)

(1)怡然称快:

(2) 明察秋毫:

(3) 怡然自得:

(4) 庞然大物:

(5) 夏蚊成雷:

二、课堂练习(4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1)见藐小之物   藐: (2)项为之强    项:  

 (3)徐喷以烟    徐: (4)果如鹤唳云端  唳:

 (5)怡然自得    怡然: (6)鞭数十     鞭: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字。(16分)

 (1) ① 徐喷以烟    以: ② 以丛草为林   以:

 (2) ① 见藐小之物   之: ② 昂首观之    之:

   ③ 项为之强    之: ④ 故时有物外之趣 之:

   ⑤ 心之所向    之:

 (3) ① 项为之强    为: ② 以丛草为林   为:

   ③ 二虫尽为所吞  为:

 (4) ① 忽有庞然大物  然: ② 怡然称快    然:

 (5) ① 作青云白鹤观  观:  ② 昂首观之    观:

 (6) ① 拔山倒树而来  而: ②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而:

3.翻译句子。(10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状语后置)

                                           (2)蹲其身,使与台齐。(省略句)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被字句)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5)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4.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本文围绕一个“ ”字,依次写了 、 、 三件事,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2)文中的“鞭”“驱”癞虾蟆,反映了“我”怎样的情感?

(3)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举例说明)

(4)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很多趣事。请你学着运用记叙、描写的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说出自己童年的一件或两件趣事。

三、拓展练习(12分)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

① 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 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③ 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 ④ 迨:等到。 ⑤ 倍:同“背”,背诵。

l.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 患记问不苦人(        )      ② 迨能倍诵乃止(         )

③ 咏其文 (           ) 

2.本文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3分)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曾学过类似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这些成语是(请写出三个成语):(6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597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