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地理

第八章 西北地区(单元检测)-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试卷简介

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检测(总分:60分 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南北朝民歌《敕勒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检测

(总分:60分 时间:4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南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西北地区壮美的景观。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地区(  )

A.矿产资源较为缺乏

B.大体位于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祁连山和长城以南,大兴安岭以西

C.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2.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山地 B.高原、平原 C.高原、盆地 D.平原、山地

【答案】1.C 2.C

【解析】1.我国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A项错误;我国西北地区大体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西,故B项错误;西北地区河流和湖泊总体较少,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故C项正确;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内陆地区,位于我国非季风区,故D项错误;故选C。

2.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故选C。

西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地资源,牲畜品种多样,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④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4.内蒙古牧区优良畜种有(  )

A.三河马、三河牛 B.牦牛、羚羊

C.细毛羊、伊犁马 D.藏山羊、藏绵羊

5.新疆牧区牧民会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在不同海拔高度放牧。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季节的牧场。夏季牧场最可能是右图中①②③④地中的哪地。(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C 4.A 5.C

【解析】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内蒙古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这里草场广布,主要的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A正确;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是青藏高原的优良畜种,BD错误;细毛羊、伊犁马是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C错误。故选A。

5.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由于山地有垂直地带性,夏季时山上冰雪融化,牧民可以上山放牧,冬季时,由于山上积雪不能放牧,牧民下山放牧,这样做可以使得牧草得到休养,减轻了草场的压力。所以夏季牧场最可能是右图中①②③④地中海拔最高的③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地震多省震感明显,除甘肃外,震感最明显的省份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青海省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7.①铁路线是(  )

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8.甘肃省(  )

A.属北方地区 B.位于湿润区

C.地处地势第一级阶梯 D.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达

【答案】6.B 7.D 8.D

【解析】6.此次地震多省震感明显,除甘肃外,震感最明显的省份是距离最近的青海省,青藏高原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多发,B正确;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距离较远,震感不明显,排除ACD。故选B。

7.读图可知,①铁路线是兰州到新疆的兰新线,D正确;京包线是北京到包头,排除A;包兰线是包头到兰州,排除B;陇海线起点是甘肃兰州,终点是江苏连云港,排除C。故选D。

8.甘肃省属于西北地区,A错误;甘肃省大部分位于半干旱区和干旱区,B错误;甘肃省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C错误;依靠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甘肃省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达,D正确。故选D。

内蒙古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内蒙古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充足的灌溉水源 B.高大茂密的森林

C.广阔的优质草场 D.温暖湿润的气候

11.有利于推动内蒙古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

①加强草原修复与保护 ②扩大耕地面积

③增加牛、羊等放牧量 ④培育优良畜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B 10.C 11.D

【解析】9.读图可知,内蒙古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乙地,草类茂盛,畜牧业发达,B正确。甲地是森林,A错误。丙地是荒漠,丁地是沙漠,都不适合发展畜牧业,CD错误。故选B。

10.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广阔的优质草场,C正确。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灌溉水源不足,AD错误。森林地区适合发展林业,B错误。故选C。

11.有利于推动内蒙古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①加强草原修复与保护、④培育优良畜种,①④正确。内蒙古地区水资源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②错误。增加牛、羊等放牧量会加剧对草原的破坏,不利于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③错误。故选D。

“茫茫大漠豪无边,孤烟残阳映山岚。声声驼铃诗情醉,一路天籁向天山,”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如图(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是(  )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陕

13.“沙漠驼铃”是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的独特风光,该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峻 B.经济落后 C.人口稀疏 D.距海遥远

【答案】12.B 13.D

【解析】12.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其简称依次是新、内蒙古、藏、青、甘或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地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沙漠广布,D正确;与地势、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无关,ABC错误;故选D。

14.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B.位于新疆北部,天山山脉与昆仑山山脉之间

C.受到来自北冰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

D.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盆地

【答案】A

【详解】塔里木盆地中心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A正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B错误;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C错误;塔里木盆地农业不发达,D错误。故选A。

塔里木盆地是干旱的宝地,曾经黄沙漫天,荒无人烟,如今油井林立,生机勃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描述与该区域地理特征相符的是(  )

A.油田都分布在盆地边缘 B.沙漠公路的修建主要为开发油气资源

C.城镇、绿洲多沿盆地内部分布 D.绿洲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

16.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并种植了梭梭、红柳等耐旱植物,主要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保护牧草 C.防风固沙 D.调节气候

【答案】15.B 16.C

【解析】15.读图可知,油田在盆地内部和盆地边缘均有分布,A错误;沙漠公路连接油田主要是为了开发石油,方便石油的运输,B正确;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C错误;绿洲水源来自主要来自盆地周围的山脉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D错误。故选B。

16.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阔,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流沙掩埋,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正确,美化环境、保护牧草、调节气候都不是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起自中吉边境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经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千米,管径1219毫米,是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计划2024年建成。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工程联合运行。图为西气东输四线工程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D.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18.西气东输四线与二线、三线工程联合运行将(  )

A.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B.降低天然气运输成本

C.提高天然气的质量 D.增加供气的稳定性

【答案】17.C 18.D

【解析】17.西气东输三线沿线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故A错误;西气东输三线沿线经过秦岭和南岭等山脉,不经过阴山,故B错误;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故C正确;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温带和热带,我国没有寒带,故D错误。故C正确。

18.西气东输多条线路的修建和运行,不会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故A错误。每条线路都在运行,天然气的运输成本不会改变、天然气的质量是固定的,故BC错误。多条线路的联合运行,使得输送的天然气更多,增加供气的稳定性。故D正确。故选D。

读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关于罗布泊所在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干旱区 C.准噶尔盆地 D.暖温带

20.博斯腾湖的湖面面积季节变化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积雪厚度 B.降水强度 C.地形 D.气温

【答案】19.C 20.D

【解析】19.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南部,位于天山山脉以南的塔里木盆地,该地属于干旱地区,位于暖温带,C错误,ABD正确。故选C。

20.由于博斯腾湖的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气温高低影响到冰雪融水量的多少,因此影响博斯腾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Ⅱ卷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共20分)

21.习近平主席曾经参观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稻鱼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园,了解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等情况。在稻渔空间考察时,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保护好黄河水资源。下图1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周边地区简图,下图2为稻渔空间局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位于宁夏平原。这里是 族的主要聚集地。

(2)宁夏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 (方位),年降水量主要在 毫米以下。水稻是需水量 (大/小)的粮食作物,在此发展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得益于 (河流)的哺育。

【答案】(1) 银川 回

(2) 北 200 大 黄河

【详解】(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银川,位于宁夏平原,这里是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集地。

(2) 读图可知,宁夏平原大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方向,年降水量主要在200毫米以下,水稻是需水量大的粮食作物,黄河从此地经过,在此地发展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得益于黄河的哺育。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简答题2分,共8分)

在中国版图上,某省宛若一柄玉如意,是我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要道。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场历经千年的文化之旅慢慢开启。

玉米喜高温,生长期较短,苗期较耐旱,此后需水量大。下图中的河西走廊是位于高山山麓的狭长堆积平原,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1)因其狭长,位于流经兰州的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它主要位于我国的 省境内,该省简称为 ;图中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是 线。

(2)请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

(3)有人建议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制种产业规模,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1) 甘肃 甘/陇 兰新

(2)地形平坦;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足够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灌溉水源充足。

(3)反对。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制种业会加剧土地荒漠化。(或赞同,合理扩大种植规模,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详解】(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其狭长,位于流经兰州的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它主要位于我国的甘肃省境内,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图中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是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

(2)河西走廊地形较为平坦,绿洲平原广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使该地区成为玉米制种基地。

(3)因为本区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扩大种植规模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建议扩大种植规模;从另一方面看,扩大种植规模,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一定要把握尺度,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所以,本题回答合理即可。

23.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和田市至若羌县)开通运营,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下图为新疆部分铁路线分布图与和若铁路某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简答题2分,共6分)

(1)据左图可知,南疆铁路(吐鲁番—和田)修建需穿过的山脉是 ,和若铁路、若羌—库尔勒铁路与南疆铁路相连接,路线整体呈 (形状)分布特征。

(2)和若铁路部分路段以桥代路(右图),其主要目的是 (保护生态环境/预留流沙通道)。

(3)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采用的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4)结合材料,简述和若铁路开通对南疆地区的重要意义(2点即可,2分)。

【答案】(1) 天山山脉 环状

(2)预留流沙通道

(3)管道运输

(4)完善交通网络,缩短距离,方便居民出行,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有利于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加快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等。

【详解】(1)由图可知,南疆铁路大致从吐鲁番到喀什,要穿过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受地形、水源分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居民主要生活在盆地的边缘,使得南疆铁路、和若铁路和若羌—库尔勒铁路与相连接,路线整体呈环状分布。

(2)和若铁路穿过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该沙漠多为流动性和半固定性沙丘,且处于风口上。即使是很低矮的沙丘,每年移动距离能达20米。为了保护铁路,建设中修建了“过沙桥”,让风沙从桥洞中通过。因此和若铁路部分路段以桥代路(右图),其主要目的是预留流沙通道。

(3)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运输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管道运输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连续性好的特点。

(4)和若铁路的开通,完善了南疆地区的交通网络,缩短了距离,方便居民出行,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有利于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加快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426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