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力
【基本知识结构】
物体 物体 F 相互的 牛顿 牛 N 运动状态 形状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图示 示意图
【随堂练习】
1、(1)书 桌面 (2)悬绳 电灯 (3)手 门 (4)磁块铁钉
2、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速度大小的改变 静止 做匀速直线运动
3、C 4、D 5、D 6、C
【课后练习】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相互的 物体
2、人 车 人 车 人 车 3、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4、运动 相互 水 5、A 6、D 7、A 8、C
9、C 10、D
11、
第二节 力的测量
【基本知识结构】
形变量 (1)指针 零点误差 (2)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 (3)靠近
【随堂练习】
1、形变量 牛顿 牛 N 2、力 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3、0.2N 0—5N 5N 2.4N 4、防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 5、3 13 6、A 7、B 8、C 9、A
【课后练习】
1、(1)量程、分度值、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2)所测力的方向 (3)垂直 (4)数据、单位
2、量程、不能 3、B 4、C 5、B
6、(1)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L成正比 (2)11 10
第三节 重力
【基本知识结构】
由于地球的吸引 坚直向下 G=mg 它的几何中心
【随堂练习】
1、地球 2、坚直向下 重垂线 3、 G=mg 重力 质量 9.8N/kg 9.8牛每千克 质量为的物体的重力是9.8N 4、C 5、D
6、B 7、C 8、C
【课后练习】
1、正比 9.8N/kg 1 9.8 2、100 1000 3、400
4、D 5、A 6、D 7、A 8、C 9、略10、略11、略12、略
13、解:m= ===
物体的质量超过天平的量程,不能称量
第四节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基本知识结构】
一个物体 一个力 合力 大小和方向
相同 F=F1+F2 较大的力 F=F1—F2
【随堂练习】
1、合力 力的合成 2、250N 3、3N或27N
4、A 5、B 6、D
【课后练习】
1、效果 合力 F=F1+F2 2、大于 3、15N 重力 支持力 0 4、2N 10N 5、2.8×106N 6、D 7、A 8、C
第五节 二力平衡
【基本知识结构】
静止 匀速直线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 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随堂练习】
1、重力 拉力 地球 电线 4.9 4.9 2、4 等于 等于
3、A 4、D
【课后练习】
1、539N 539N 2、对角线的交点上 二力平衡 悬挂法 重垂线 交点 3、重力 拉力 二力平衡 重力 拉力 重力 4、D 5、D 6、B 7、C
第六节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基本知识结构】
静 滑动 滚动 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随堂练习】
1、(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变滑动为滚动
(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5)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1)2.6 2.6 (2)变大 变大 压力
【课后练习】
1、减小摩擦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3、(1)静止、1.5、左 (2)滑动、2.1、左
4、A 5、C 6、D 7、A 8、ABCD
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基本知识结构】
原来运动状态、质量、一切 一切、没有受到外力、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不受力、受到平衡力
【随堂练习】
(1)同一、静止、相同的初速度 (2)摩擦力、平滑、小、长、远、永远、
受到外力作用、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课后练习】
1、前 2、西、提前 3、D 4、D 5、C 6、B
7、B 8、C
【全章综合练习】
1、相互的 形状 2、滑动 滑动 3、保持静止 具有惯性 4、平衡表 依然 5、1500 向西 公路 6、4 8 7、大小 8、980N 竖直向上 9、大于 10、向下 运动员 向上 跳板 11、不变
12、C 13、C 14、C 15、D 16、C 17、A 18、A
19、C 20、A 21、D 22、D 23、C 24、D 25、D
26、B 27、28、29、30、略
31、4.0 4.0 40 8.0 1、2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