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地理

新8年级初中暑假复习预地理气候分层练习(解析版)

试卷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气候分层练习区域认知:结合等温线图,准确说出特殊值出现的区域。综合思维:通过对我国气温特点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通过给出

所涉及的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气候分层练习

区域认知:结合等温线图,准确说出特殊值出现的区域。

综合思维:通过对我国气温特点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通过给出多种景观图和地理实例,训练学生对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技能。

人地协调观:能够举例说明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自然因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树立人地协调观。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

A.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2.关于夏季风②的正确说法( )

A.来自北冰洋,寒冷干燥 B.来自太平洋,温暖湿润

C.来自大西洋,寒冷干燥 D.来自印度洋,温暖湿润

共享雨伞是一种共享经济的新形态,企业通过在地铁站点、商业区等公共场所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付款使用这些雨伞,在使用后自觉归还。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推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北部多,南部少

③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少 ④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据图推测,图中四个城市“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拉萨 B.北京 C.广州 D.乌鲁木齐

“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声隆隆传四方。”5月中下旬,北方地区开启了夏季农事活动,一个“忙”字凸显了夏季农事活动的重要性。读我国东部某区域粮食作物常年夏收开镰时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区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6.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示区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主要位于( )

A.中温带 B.亚热带 C.热带 D.暖温带

7.图示区域粮食作物夏收开镰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我国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读“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四城市中,所处纬度最低的是(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9.导致广州与哈尔滨1月气温差异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0.图示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夏季凉爽 B.冬季多雨 C.雨热同期 D.降水年际变化小

11 . 读“我国雨带推移分布图”和“温度带图”,回答问题。

(1)按照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类,图中A表示___________区,B表示_______________区。

(2)图中箭头C、D表示7月份活动在我国的夏季风,它们的名称是C_______________(风向)季风,D______________(风向)季风。

(3)受季风影响,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填气候特征)。

(4)右上图中,温度带F是___________带,温度带E和温度带F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一线,该线以北冬季河流有____(结冰/不结冰)现象。

(5)右上图E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代表性水果是________________。

12 . 阅读材料,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云端交流,相伴成长”活动正式启动。天南海北的同学们,通过云端连线,相互认识,共同学习。地理学习小组的5名同学同一时间截然不同的衣着,引起同学们的好奇,通过交流,了解到了不同地域12月份的穿衣指南。

(1)5名同学截然不同的衣着,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复杂多样”/“类型单一”)的气候特点。

(2)“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是小亮同学所在地的穿衣指南。主要因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温度带),全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严寒)。

(3)同学们对小明的穿衣指南十分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上图所示)。据图分析判断其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关于其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准确的是( )

A.暖温带 B.中温带 C.热带 D.亚热带

2.拉萨和上海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但是在夏季温度却低于上海,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拉萨海拔更高 B.拉萨距离海洋更远

C.拉萨纬度更低 D.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更多

“以竹代塑"是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倡议。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下图为我国主要竹产区分布示意图和以竹代塑产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竹子的种植区集中分布在( )

A.暖温带 B.亚热带 C.半湿润区 D.半干旱区

4.江南竹区大部分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

A.A B.B C.C D.D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23年5月26日,国家公布了第三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名单。下图为“海绵城市”原理示意图和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能够给试点城市吸水、蓄水阶段带来丰富降水的主要是( )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北冰洋的水汽

6.下列不是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原因的是( )

A.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缓解城市内涝

C.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海绵城市”内的湿地公园、湖泊的主要作用有( )

A.污水处理 B.调蓄洪水 C.防风固沙 D.养殖鱼类

8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省三亚市。

(1)______季我国许多北方老人到南方越冬,他们被称为“候鸟人”。

(2)“越冬专列”从______省哈尔滨出发,跨越了我国1月0℃等温线穿越的______(山脉)——淮河一线,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______(海峡),到达三亚市。

(3)北方老年人“候鸟”式生活,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各地入冬时间各不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对三亚的经济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9 . 下图示意杏花开放日期等值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自清的散文《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蓬勃的春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1)这里的“东风”是指来自_____________的夏季风。

(2)这时候“新翻的泥土”一般指部分地区开始春耕生产,他们从事的农业部门是____。“新翻的泥土”如果在甲______________山脉北部,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土壤类型)。

(3)“山朗润起来了”的原因之一是树木开始发芽了。若仅看甲山脉,这种变化在其____________(坡向)更为明显。

(4)在乙地(华北平原),春天河里“水涨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河流水位上涨,____变大。

(5)从图中杏花开放时间的差异,可以看出我国气候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6)图中A地杏花开放的时间比B地____(早或晚),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逐月累计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该地实际的是( )

A.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2月份 B.属于亚热带地区

C.9月份降水与气温的数值一样大 D.该地夏季气温最高,降水最多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河西走廊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7 . 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列问题。

(1)温度带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我国干湿地区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

(3)左图中温度带④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___;该温度带主要出产的水果是__________。

A.柑橘类 B.苹果和梨 C.芒果 D.香蕉

(4)图中⑥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当地多见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是为了适应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该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参考答案

核心巩固

1.C 2.D 3.D 4.C 5.A 6.D 7.B 8.A 9.A 10.C

11.(1) 季风;非季风

(2) 东南;西南

(3) 高温多雨

(4) 亚热;秦岭 — 淮河;结冰

(5) 小麦;苹果

12.

(1) 复杂多样

(2) 热带;高温

(3) 温带季风气候

素养提升

1.D 2.A 3.B 4.B 5.C 6.C 7.B

8.(1) 冬

(2) 黑龙江;秦岭;琼州海峡

(3) 南北温差大

(4) 纬度位置

(5) 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或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等)

9.

(1) 太平洋

(2) 种植业;秦岭;黄土

(3) 南坡

(4)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径流量

(5) 季风气候显著

(6) 晚;地形因素

自我超越

1.D 2.D

3.(1) 寒温带

(2) 湿润区;森林

(3) 一年两熟至三熟;A

(4) 高原山地;C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442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