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八年级上册期末素质检测试题4(川教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历史单元形成性测试卷,重点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试卷包括A卷(知能达标测试)和B卷(综合能力测试)。A卷侧重基础知识,包括选择题、图片分析题和探究题;B卷侧重综合能力和时事热点的理解。整份试卷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和关键事件,包括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人物事迹和历史意义。通过这些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和分析能力。

2005年秋八年级历史单元形成性测试卷(七)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期末检测题 )

说明:全卷分为A、B卷。基础较好的学生A、B卷均应作答,并按A×80%+B,满分仍为100分制计分。45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 学号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A卷(知能达标测试 共100分)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掠夺中国领土 B、中国经济军事力量弱小

C、清政府腐败无能 D、打开中国的大门

2、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是( )

A、英法联军 B、俄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美联军

3、下列对林则徐评价错误的是( )

A、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勇于进 取 B、维护民族尊严,坚决反对外国侵略

C、遵守封建纲常,效忠大清帝国 D、勇于揭露腐败,倡导革新变法

4、清朝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革命,维护清朝统治 B、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创办军事工业

C、富国强兵,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在华的扩张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

A、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 B、列强暂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洋务运动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6、清末,毅然弃官回乡经商的民族实业家是( )

A、周学熙 B、张謇 C、荣德生 D、陈启沅

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8、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相比,不同之处是( )

A、革命的任务 B、领导阶级 C、革命的性质 D、革命的动力

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①《新青年》 ②《敬告青年》 ③北京大学 ④上海大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0、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C、国民党内部分化的影响 D、中共抗日政策的感召

11、1945年10月,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了投降书,台湾被日本侵占了多少年?( )

A、30年 B、50年 C、20年 D、40年

12、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

确立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3、导致国民党抗战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八一三事变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南京大屠杀    D、高涨的民族意识

14、宣告国民党在大陆反动统治覆灭的是( )

A、北平的解放 B、上海的解放 C、南京的解放 D、重庆的解放

15、辛亥革命以后的资产阶级最热衷于( )

A、发展实业 B、完成统一 C、建立共和 D、传播西学

16、1912—1919年,中国发展较快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纺织业和榨油业

C、纺织业和卷烟业 D、面粉业和卷烟业

17、今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知晓天下大事了,然而在近代中国普通老百姓获取信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状况根源于( )

A、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 B、封建政府对新中国的封锁

C、极少数有钱人对消息的垄断 D、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

18、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上设计出“人”字形路轨,目的是( )

A、显示中国人的能力 B、强调“人”的作用巨大

C、减缓行车的坡度 D、提高行车的速度

19、就政治主张而言,严复的思想类似于(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洪秀全 D、李鸿章

20、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二、看图学史(共 35分)

21、识右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右上角人物是 ,

这反映了 战争中

战役的战况。

(2)这次战争,结果以中国的失败而

告终,中国被迫签订了《 》。

(3)我们向这位英雄人物学些什么?

(3分)

22、识右图,回答问题(16分)

(1)这幅图是 战役

总前委领导人。

(2)从左到右分别是 、

、 、 和 。以 为书记。

(3)这次战役以 为中心,共歼灭敌军55万人。

23、下图是《党中央转战陕北示意图》,把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战役名称填入图中适当的方框内,只填字母代号(8分)

A 、羊马河

B、 青化砭

C 、沙家店

D、蟠龙镇

三、探究与运用(25分)

24、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呢?(8分)

25、19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遭受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侵略。

(1)写出这两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2)写出在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勇抵抗的将领及相关战例各一例。(4分)

(3)这两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各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6分)

(4)从这两次战争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B卷(综合能力测试 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二十九日下午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建立政治互信等四点主张。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两党的领导人坐在一起就发展两岸关系和两党交往重大问题开诚布公地进行对话交流,这是我们两党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重要标志。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的福祉,基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共同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两党交往的政治基础,也是两党的共同主张,这符合两岸同胞的期待,也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

(1)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合作?(2分)每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

(2)两党两次合作的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

(3)列举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分离与回归的史实。以及今天台湾与祖国分离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回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共两党交往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分)

(5)每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如何?(2分)

A卷

一、

1、D 2、A 3、C 4、A 5、B 6、B 7、C 8、B 9、D 10、A 11、B 12、D 13、B 14、C 15、A 16、A 17、D 18、C 19、A 20、B

二、

21、(1)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2)《马关条约》(3)学习他为了民族、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精神。(言之成理均得分)22、(1)淮海战役(2)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邓小平(3)徐州 23、略

三、

24、第一种,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种,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第三种,认为有成功,也有失败,把两种答案结合起来即可。

25、(1)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如:邓世昌,黄海大战;彭德怀,百团大战。(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4)清政府腐败,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B卷

26、(1)两次,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第一次: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第二次: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3)1895年,《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蒋介石败走台湾。(4)共同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两党交往的政治基础(5)第一次:党内合作,第二次:党外合作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92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