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2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初二学生的期中考试试卷,重点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记忆。试题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多个重要历史事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重要历史人物、条约、战争等。试卷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测试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背景及影响的理解。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多个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理解,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关键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洪秀全、左宗棠、孙中山等人的贡献,以及重要历史文件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考试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

卡上,每小题1分,共36分)

1.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较量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中英鸦片战争             D.雅克萨之战

2.鸦片战争前,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3.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因为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外来侵略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中国开始被迫开放     D.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是

A.美俄联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俄联军

6.参观圆明园遗址后,你最大的感想是(    )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 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 ④袁世凯早该被打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一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选择的正确答案应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8.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一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1851年领导农民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的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洪秀全          D.李秀成

10.19世纪70年代初,直接出兵侵占我国伊犁地区的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1.19世60年代残酷地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把美丽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的是

A.华尔          B.阿古柏         C.瓦德西          D.西摩尔

1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带兵收复新疆的哪一位将领?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琦善

13.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14.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1894年  B.1895 年     C.1896年      D.1897年

15.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17.在下面的侵华战争中攻进北京城,并大肆抢劫的战争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9、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自强

20.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2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22.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的是

A.康有为、胡适   B.康有为、梁启超

C.梁启超、鲁迅      D.梁启超、李大钊

23.1898年是旧历的

A.甲午年         B.戊戌年        C.甲子年         D.辛亥年

24.下列属于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的是  ①强学会 ②保国会  ③兴中会

④同盟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并发表在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26.三民主义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                 B.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

C.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D.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7.下列属于辛亥革命成就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28.下列刊物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万国公报》    B.《中外纪闻》    C.《每周评论》    D.《民报》

29.新文化运动是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C.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D.一次维新改革运动

30.“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1. 在五四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商人    D北洋军阀政府

32.某历史兴趣小组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去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广州 ④嘉兴南湖  ⑤武汉

A.①②      B. ②⑤     C. ②④     D. ③⑤

33.“我们今天开这个军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可以成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这番话的黄埔军校总理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黄兴

34.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的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国共两党合作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北伐战争

35.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江西战役    B、武昌战役   C、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D、长沙战役

36.宁汉合流后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无产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                            D.工人阶级的利益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图说历史: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⑴.图中人物是:左为       、

右为      。

⑵.1915年以图中两位人物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们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请问这场运动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⑶.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右图为南京总统府,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近代也曾发生过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请列举近代在南京建立的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2.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四.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对《北伐战争》一课进行总结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完成空缺的部分。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36分)

二.图说历史(18分)

1. (1) 陈独秀 李大钊 (2) 民主和科学 (3)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2分)

2.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6分)

三.材料题(33分)

1.(1)《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分)

(2)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分)

(3)《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开始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分)

2.(1)五四运动(2分)

(2)性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3分)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分)

(3)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分)

(4)忧国忧民、正义勇敢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适当赋分)(6分)

四.(13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95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