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
夯实基础典型题
1、从19世纪60年代起,学习西学、兴办新式学堂成为下列哪一项运动的主要内容(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的创办者是 ( )
A.封建地主阶级顽固派 B.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的时间是 ( )
A.1854年 B.1861年 C.1862年 D.1898年
4、右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这个学堂是 ( )
A.同文书局 B.京师同文馆
C.南通师范学院 D.京师在大学堂
5、下列作用中,对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作用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打破了儒家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
B.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
C.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D.标志着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6、由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著名高等学府是今天的 ( )
A.清华大学 B.北京师范大学 C.北京大学 D.首都师范大学
7、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的事件是 ( )
A.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B.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8、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是在 (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9、下列学校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的是 ( )
A.同文书局 B.京师同文馆 C.南通师范学院 D.北京大学
10、 在中国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止于 ( )
A.1860年 B.1894年 C.1898年 D.1905年
11、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约 ( )
A.2000年 B.1900年 C.1300年 D.300年
12、成为参加国际性学术团体的第一个中国人的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茅以昇 D.李四光
13、190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京张铁路工程总工程师的是 ( )
A.李善兰 B.徐寿 C.王锡阐 D.詹天佑
14、20世纪20年代制出纯碱的中国化学家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茅以昇 D.李四光
15、旧中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对纯碱生产的垄断,使我国民族工业纷纷破产,改变这一局面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 )
A.侯德榜 B.钱学森 C.茅以升 D.詹天佑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科学制度被废除主要与下列的哪些因素有关 ( )
①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②近代新式学堂的兴办③封建统治者意识到了科举制的危害④统治者为了更好的发展教育与科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在近代,许多有识之士猛烈抨击科举制度,呼吁废除科举制度,其原因是 ( )
A.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
B.科举制度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着弊端
C.科举制度一无事处
D.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的象征
18、中国近代进行教育变革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大量涌入 B.传统教育与科学制度存在着危害
C.顺应世界的潮流 D.统治阶级想收买人心
19、有关京张铁路叙述错误的是 ( )
①1905年建成通车②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③詹天佑设计出“之”字形路轨,保证了安全顺利通车④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京张铁路的建成通车之所以在中国铁路史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 ( )
A.它是在资金不足、机器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建成的
B.在这条铁路上有几处设计巧妙的著名工程,如居庸关、八达岭隧道、青龙桥等
C.它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D.领导设计和施工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外铁路建筑史上影响广泛
创新题
21、京张铁路是一首史诗,它记载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京张铁路是一座丰碑,它铭刻着中华儿女振国兴邦的坚定信念,京张铁路修建成功的时间是 ( )
A. 1900年 B.1905年 C.1909 D.1915年
22、请仔细观察右图,这是在某一位科学家的故居旁修建的一
段路轨。这座故居的主人可能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23、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导演的电影《詹天佑》记述了
詹天佑光辉的一生,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是一部充分体
现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在该影片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
A.被清政府任命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B.出色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
C.设计出“之”字形路轨
D.设计和施工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24、见右图,此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拓荒者,
此人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25、1923年,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
万国博览会上,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
质奖章,此奖章的获得者应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茅以升 D.魏源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6、下列关于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京师大学堂是由同文馆发展而来的
B.两所学校都是中国近代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两所学校的创办者不同,但他们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基本相同的
D.两所学校和科举制的关系不同,京师大学堂是对科举制起到完善作用
27、下列人物在近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 ( )
①蔡元培②詹天佑③侯德榜④魏源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8、请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
①创办京师同文馆②设立京师大学堂③废除科举④京张铁路通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9、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是京师大学堂的旧址,请你回答,此学堂是清朝哪位皇帝在哪一年批准在哪建立的?
(2)请写出此学堂的办学方针、宗旨、课程和教学内容有哪些?
(3)此学堂的创立有何作用?
(4)此学堂在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什么?
(5)(图二)的人物是谁?他为这个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30、阅读下面材料
他克服了技术、设备、资金、经营等一系列困难,历时9年,终于攻破了由少数西方国家垄断和严密封锁的“苏尔味法”制碱技术,成功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红三角”牌纯碱,并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29年,日产100吨。1931年,最高日产达180吨,产品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同类产品相抗衡。这一巨大成就标志着我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崛起,从而结束了帝国主义者以黄金碱的不等价交换来掠夺中国人民血汗的历史。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与纯碱有关的玻璃、纺织、印染、食品、造纸、制革、酿造、医药等民族工业的兴起。
请回答:
(1)“他”指的是哪位科学家?
(2)这位科学家除了取得了上述成就外,还有哪些成就?
(3)你认为我们应该向这位科学家学习的宝贵精神是什么?
探究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逐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片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将不会再被人们所依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是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在主持这项艰巨任务时,詹天佑有什么杰出的设计?具有什么意义?
(3)我们如何评价詹天佑。请写出他曾设计、主持修建的一座大桥。
(4)结束材料二他的名言,我们要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聚焦中考典型题
32、(2005年天津市)“今取士以诗赋时文……是驱天下之才,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也。”反映的是 ( )
A.科举制的弊端 B.旧礼节的弊端 C.旧称为的弊端 D.旧发式的弊端
33、(2005年台州市)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
A.各省建新式学堂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派遣留学生 D.废除科举制度 34、(2006年南宁市)1998年是北京大学的百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
( )
A.京师大学堂 B.两江师范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
35、(2006年河北省)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纯碱的历史,使中国制碱工业跃居世界前列的是 ( ) A.张謇 B. 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36、(2005年贵港市) 由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
A.京哈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沪铁路
开放研究典型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冯桂芬、郑观应等就先后抨击科举之弊。戊戌变法中废八股被列为维新措施之一。梁启超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此后,张之洞等大臣也指出“科学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而“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材料二 21世纪初年我国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前所未有地多。“中国的未来在教育”,所有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正在孕育着的巨大能量。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连续出台--爷孙可能共圆大学梦;高校除了给毕业证还可给结婚证;雅思、爱普等新面孔冲散了中国的“铁托派”;“克莱登”文凭不再好用;沿用几十年的统一教材也将成为历史……教育改变人的命运,而教育制度改革让更多人的命运因此得到改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和张之洞对科举制的看法如何?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看法?
(2)材料一中“科学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哪一年?
(3)材料二介绍了我国目前教育的改革现状,其中对高考制度改革进行了介绍。你认为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还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吗?请你试着说一说自己的建议。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A 2、B 3、C 4、B 5、D 6、C 7、B 8、C 9、D 10、D 11、C 12、D 13、D 14、B 15、A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A 17、A 18、B 19、C 20、C
创新题
21、C 22、A 23、D 24、B 25、B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6、C 27、D 28、A
29、(1)光绪帝在1898年批准在北京建立的。(2)办学方针:中西并用。宗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教学内容:开始仍以经学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了科学、商务、艺术、外语等科目。(3)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4)北京大学。(5)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在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30、(1)候德榜。(2)写成专著《制碱》一书,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向全世界披露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抗日战争时期,采用新的联合制碱法制碱成功,这一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
(3)刻苦钻研,永不服输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还有勇于把自己的科技成就无私的奉献给世界的精神。
探究题
31、(1)出任京张铁路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因为中国当时科技落后,又缺少自行设计铁路和经验,京张铁路的施工难度非常大等。(2)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之”字形折返线路。减缓了坡度。(3)杰出的工程师。滦河大桥。(4)学习他发奋进取,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聚焦中考典型题
32、A 33、D 34、A 35、C 36、C
开放研究典型题
37、(1)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2)1905年。(3)我认为现在的高考制度,使学生陷入了应试教育之中,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利于人才的发展与创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