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练习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变革的理解,特别是对科举制度废除、新式教育机构如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题目设计涵盖了从选择题到简答题的不同形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于相关历史背景及事件过程的认知。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教育体系改革及其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理解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涉及到了新式教育机构(如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和作用。

基础练习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

A.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翰林院 D.清华大学

2.在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 )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3.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一时期 ( )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4.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的洋务派大臣是 ( )

A.曾国藩 B.张之洞 C.左宗棠 D.李鸿章

5.被人们比喻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报纸为 ( )

A.《民报》 B.《申报》 C.《晨报》 D.《京报》

6.1872年《申报》创办于 (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7.小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大,面试时考官问小明北大在近代的名称是什么,他应怎样回答 (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翰林院 D.京师馆

8.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

A.《奏定学堂章程》的拟定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随着国门的洞开,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科举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不仅于国家的自强、发展无补,而且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废除科举制度成为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

(1)为什么科举考试成为读书人的思想桎梏?

(2)科举考试是如何废除的?

(3)科举考试的废除有何意义?

www.shijuan1.com

答案:1.B 2.B 3.B 4.B 5.B 6.B 7.A 8.C

9.(1)随着国门的洞开,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科举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不仅于国家的自强、发展无补,而且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2)1904年,请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宣告终结。(3)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2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