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展开,涵盖了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条约以及影响。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和简答题等。内容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起的一场侵略战争,最终导致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来侵略。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基础巩固题

1.首先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并最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

A.英国B.法国

C.美国D.俄国

2. 年 月,英军炮轰 ,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国联合 ,

组成 ,攻陷 。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拒绝了西方列强修改条约的要求

B.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政府

D.英、法等国的实力超过了清政府

4.中俄签订的下列条约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 (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条约》

5.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英法联军攻占天津

④英法联军攻陷大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6.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7.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是指 ( )

A.红巾军 B.黄巾军

C.太平军 D.捻军

8.与下图中的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图联军侵华战争

9. 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 发动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军于1853年占领 ,改名为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0. 年,太平军攻占苏州、常州,进逼上海,清朝地方官员与 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 组织“洋枪队”,抵抗太平军的进攻。

11.下列战役发生在太平军和洋枪队之间的有( )

①青浦战役②黄海海战

③廊坊之战④太仓激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13.下图这位历史人物是 ,他曾在19世纪70年代率军进入新疆,击败 ,收复了

。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 。在下图人物的建议下,清政府

于 年在新疆设立 ,加强行政管理。

1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直接派军侵略中国的国家和政权有 ( )

A.英、法、俄

B.英、法、俄、阿古柏政权

C.英、法

D.英、法、阿古柏政权

强化提高题

15.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是 ( )

①《北京条约》 ②《瑷珲条约》 ③《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改订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6.19世纪70年代初,直接出兵侵占伊犁地区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7.洪秀全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的目的是 ( )

A.占领南京 B.进行北伐

C.进行西征 D.推翻清朝

18.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1853年占领南京,定为都城

B.1860年进逼上海

C.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D.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太平天国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 )

A.反封建 B.建立政权

C.反侵略 D.有组织

20.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大箱子。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材料二 俄国不用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有一天”发生于哪年哪月?“两个强盗”是谁?

(2)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

(3)材料二中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

22.阅读下图: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请回答:

图中A处是沙俄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中国何处领土?有多少平方千米?

(2)图中B处是沙俄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中国何处领土?有多少平方千米?

(3)图中C处是沙俄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中国何处领土?有多少平方千米?

课外延伸题

23.下图建筑是于哪一年、在哪次战争中被烧毁的 ( )

圆明园远瀛观

A.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40年,鸦片战争

D.1842年,鸦片战争

2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的是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

25.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清朝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仅存少量景点。有人主张应该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请从多角度思考,写一篇短文,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中考链接题

26.(2006·广东汕头)下图中的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伤痛。看见它,就会联想到 (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

D.中法战争

27.(2006·海南)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

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

新疆行省。他是 (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林则徐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答案

1.A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检测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辨别能力。英国挑起鸦片战争,通过《南京条约》获得一些侵略权益,但英国并不满足,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拒绝后,再次挑起战争。答案为A。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掌握情况。

答案:1856 10广州法国英法联军广州

3.B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它们必然会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国家要发展资本主义,势必要到海外掠夺市场、原料,建立殖民地。而经济掠夺又常常以军事侵略为手段,故本题答案为B。

4.A

5.D解析:本题为时间顺序排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重要事件先后顺序的掌握,对这几个事件先后顺序的把握可依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内陆的顺序。答案为D。

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19世纪,俄国侵略中国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逼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割占中国领土,当时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故本题答案为B。

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基础知识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关键是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图中圆明园的“残迹”联系起来,可确定正确答案是B。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情况的掌握。

答案:1851金田村太平天国南京天京

10.1860英法华尔

11.D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题干的要求是太平军和洋枪队之间的战役,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役,廊坊之战发生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之间。本题答案为D。

12.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认识,学生只要能再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失败”,就可确定正确答案是A。

13.解析:主要考查左宗棠的事迹,注意新疆是经历了两个时期才完全收回的。前期:左宗棠进攻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后期:外交谈判收回伊犁。

答案:左宗棠阿古柏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伊犁 1884行省

14.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题干中的时间范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从1856年到1860年。综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古柏入侵新疆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入侵伊犁是.1871年,故排除了这两个政权,答案为C。

1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瑷珲条约》签订于:1858年,《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于1864年,中俄《改订条约》签订于19世纪80年代,本题答案为B。

1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俄国于1871年出兵占领伊犁,所以答案是C。

17.D解析:题干中的要求是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的目的,而

A、B、C三项都是太平军的活动,本题答案为D。

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D项是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B、C两项是太平天国的军事活动,A项“定都”是政权建立的标志,答案为A。

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特点的掌握。A项反封建,这是农民起义的共性,B、D两项的特点在以往的农民运动中都存在,C项反侵略是以往农民运动从未有过的情况,

本题答案为C。

20.D解析:本题为否定选择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分析能力。A、B、C三项是两次战争的共同点,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是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英国联合法国共同入侵,正确答案为D。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事件——火烧圆明园的掌握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俄国侵略的特点。

答案:(1)1860年10月。英围,法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

(3)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侵略中国的机

会,采取先武力强占,然后强迫清政府签约的卑劣手段,割占

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的掌握及读图、识图能力。

答案:(1)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

(2)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

(3)沙俄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

2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关键是做到课文知识与插图结合。

2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历史史实推断历史人物的能力,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晚清名将是左宗棠。

25.反对:①圆明园是中华民族备受屈辱的历史象征,是旧中国闭关锁国、被动挨打的直接见证。保留原貌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人民不忘历史教训,只有增强国力,才能避免国难I临头。其中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②圆明园的建筑当然可以仿古而建,但是当年园内价值连城的珠宝、文物被殖民强盗抢走或毁坏,如今这批极具价值的珍宝已经无法收回,甚至无法仿制。精髓不在,重建有何意义!

赞成:①如今的圆明园仅存几个景点,重建圆明园,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经济的发展。②珠海在一个非圆明园遗址的地方仿建圆

明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京焉能熟视无睹?③旧中国由于腐败无能,使国家蒙受屈辱,如果在原地重建一个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不是同样可以教育人民吗?④文物本身虽然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文物的仿制同样具有社会价值。

26.B解析:图片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之后的圆明园残迹,答案为B。

2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地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左宗棠符合题目中的条件;李鸿章和张之洞只符合洋务派代表的条件;林则徐也驻守过新疆,但他与收复新疆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A。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4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