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同步练习4(北师大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相关的列强侵华历史展开。试题涵盖了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能力提高和探究应用的主观题。试卷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并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历史事件的意义。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察了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列强侵华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农民起义(如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以及相关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同步测试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  ) A.100多万平方千米       B.150多万平方千米 C.60多万平方千米        D.40多万平方千米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3. 纵火焚烧圆明园的强盗和时间是(  ) A.英、法  1860年      B.英、美   1860年 C.英、法  1858年      D.英、美   1858年 4. 圆明园被焚烧时,清朝哪个皇帝在位(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5. 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是在(  ) A.天京     B.南京    C.金田     D.上海 6. 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战役是(  ) A.上海青浦    B.江苏太仓      C.浙江慈溪     D.江苏苏州 7. 19世纪70年代,率兵进军新疆,大败阿古柏的清朝官员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纪泽     D.林则徐 8.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  )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利 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 9.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前的农民起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 A.不仅反封建而且反对外来侵略  B.在上海和浙江一带痛打洋枪队 C.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10.世纪六七十年代,侵略新疆后被左宗棠打败的中亚封建主是(  ) A.戈登  B.华尔  C.瓦德西   D.阿古柏 11.放火焚烧圆明园是在哪一此侵略战争中发生的(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黄石市2001年) 12.西方列强在湖北省取得第一处通商口岸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随州市2001年) 二、填空题 13._________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__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_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14.1860年10月,______________闯入北京西郊的__________,大肆抢劫,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5.将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连线 1858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

1860年    瑷珲条约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

1864年    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西北部                          7万多

19世纪    中俄改订条约及以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 80年代    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16.下图是什么历史遗迹?试述该历史遗迹的旅游价值。当你来到该地旅游时,有何感想?

17.下图是猪、牛、虎、猴4件青铜兽首。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140多年。这十二个青铜兽首原是安装在北京圆明园长春园中的十二生肖兽首雕像中的一部分。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这12件雕像与大批珍宝一起长期流失海外,目前,牛、虎、猴、猪4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回答:(1)这几座兽首铜雕像仅仅是工艺装饰品吗?你认为它们在科学、艺术上有什么重要价值?

(2)它们的抢救回国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你还知道有什么重要文物现仍在海外?

维度C 探究应用 四.议一议 18. 材料一 1840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英国武力胁迫下于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逼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占据了九龙半岛。1899年又打着“保卫香港”的幌子,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的要求。 材料二  2001年,深圳市盐田区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1号界碑旁修建了警世钟亭。警世钟高,象征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重1.55吨,象征着英国侵略和瓜分中国领土一个半世纪,其钟裙下的8个梯形,象征着“中英街”的8块界碑。钟亭用黑色大理石铺就的石壁和台阶上铭刻着《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条款,一道道刻痕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沉痛而屈辱的历史……。在“中英街”博物馆广场1号界碑旁,一座镌刻着“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的警示钟沉静地矗立在人们面前。,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英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英街”,这条长不过200多米的小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 材料三  2004年的“3•18”, 沙头角上空第3次响起18响警示钟声,香港这个曾经流离的孩子回归祖国怀抱已有7个年头。深圳的“3•18”,像沈阳的“9•18”一样,已经成为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成为一个特殊的象征。战士整齐坚定的脚步声震撼所有人的心头;当国旗升起的时候,青山碧海间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旋律。这庄严的仪式,神圣的时刻,让每一个公民看到民族的精神,感受国家的尊严。 材料四 “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警示钟前,来自盐田各学校的中学生们庄严进行成人宣誓。法国思想家卢梭在《政治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人们有道德吗?让他们从爱国做起。” “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核心是弘扬民族精神。用这种形式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市民、尤其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回答:(1)“中英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请你写一段关于“中英街” 沧桑巨变的历史故事。

(2)警示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3)深圳的“3• 警示钟声对深圳人有重要意义。研究一下你的家乡,找出一个类似“警示钟声”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写出理由。

(4) 结合你的实际情况,你能为振兴中华做出什么贡献或为此作何种努力?

参考答案:1.B2.B3.A4.B5.C6.C7.A8.A9.A10.D11.A12.B 13.1856年;1851年;1884年.14.英法联军;圆明园. 15. 1858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   

1860年    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           

1864年    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               

19世纪    中俄改订条约及以    中国西北部                              7万多 80年代    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16.圆明园。该题是一道开放式的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1)不是.该题中对科学和艺术价值认识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有关知识来回答.(2)点拨:可从历史意义、爱国主义、中国的逐渐强盛等回答。(3)点拨:诸如石窟艺术、陵墓、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等文物的大量流失等回答。 18.(1)此题结合历史,从香港岛的被割占到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可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不必是史实的堆砌.(2)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持续发展,钟声回荡,告吁人们铭记国耻;国旗猎猎,激励人们发奋图强!后人应该永远记住那一段落后挨打的岁月,共同为国家出力,让祖国永远富强! “3·让我们记住:一个公民,惟爱国是第一责任;一个爱国者,惟国耻不能忘记。她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位炎黄子孙自强不息,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找有关资料,但不必拘泥于自己所在的县或市,地域范围可扩大.(4)可从自己努力学习或在各种竞赛中拼搏等回答.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4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